,牢牢的掌握住了戰場資訊的主動權,基本上獲取到了戰場單方面的透明,始終透過斥候們的行動,掌握著建奴大軍的動態和分部情況。
如此一來,肖天健率領著麾下這支精銳的兵將,如同一把利劍一般的直插向了通州城一帶的建奴腰腹。
阿巴泰和豪格在這個時候,卻還是一無所知的領兵在通州城下督軍對通州城發動著一次又一次的猛攻。
而第三天建奴的攻勢,卻並沒有阿巴泰和豪格所想的那樣輕鬆,原本前兩天已經士氣衰落的通州守軍,到了第三天的時候,卻不知為何,突然間士氣又提振了起來,特別是作為建奴軍主攻的北門一帶的守軍,第三天一早起來,便如同跟打了雞血一般興奮,在主將唐通的率領下,居然發揮出了超出他們本身實力的戰鬥力,在面對潮水一般攻向城門的這些建奴大軍,城上守軍矢石俱下,接二連三的將逼近到城下的建奴軍擊退。
唐通更是一掃頹勢,在這一天親自身披了兩套甲冑,帶著手下所有的家丁登城坐鎮指揮守城,不停的來回在城頭上奔走,給麾下的兵卒們打氣,調派民夫不斷的將守具運送到城牆上面,供給守軍使用。
這樣的情況讓阿巴泰和豪格都有點迷惑,他們本以為通州守軍在外無援軍,內無鬥志的情況下,到了第三天時間之後,肯定是軍心大散,面對著他們發動的強攻,肯定是會如同滾湯潑雪一般發生崩潰,讓他們輕鬆攻下通州城的,可是沒成想事情沒他們想的那麼簡單,守軍到了第三天之後,反倒是士氣大振,打的比前兩天還要頑強許多,居然令他們屢屢發動的攻勢,都以失敗而告終,氣的阿巴泰和豪格忍不住破口大罵,誓要攻破通州城之後,屠盡通州城內軍民不可。
也不是通州軍民,到了第三天時間,便突然人品大爆發,有了死守通州城的覺悟,原來對於通州軍民來說,他們可以說是處於一種孤獨絕望的堅守之中,這種絕望讓他們看不到一絲的未來,橫豎都是個死,有的人不禁便幻想著建奴即便是攻入城中,也不見得非要殺了他們不可,所以部分人惜命不願意死戰,這跟人的心理是分不開關係的,但是從昨天晚上開始,城中便不知從什麼人口中,流傳出了一個“謠言”,整個通州城一晚上都在暗中傳言說大中軍馬上就到,大中皇帝誓言,只要通州城能再頂住建奴兩天時間,那麼大中軍便必然會殺之通州城外,將這夥建奴給擊潰,救下通州城內軍民的性命,現如今已經有大中軍的人馬出現在了城外不遠的地方,城中軍民只需堅持兩天時間,建奴必敗!
這個傳言雖然無法證實其真偽,但是對於城中軍民來說無疑卻如同打了一針強心針一般,讓他們看到了一絲的希望,雖然城中守軍認為大中軍也是他們的敵人,但是相較於建奴來說,兩權相害取其輕,大中軍雖然是大明朝的叛賊,但是坊間卻流傳著不少有關大中軍的傳言。
最起碼老百姓們和當兵的都一概認為,大中軍兵將絕非殘暴之人,他們起兵造反以來,絕少聽聞說過刑天軍破城之後屠城的事情,(閻重喜屠解州也並非是全城盡屠,而是有選擇的屠殺了一批頑抗之人!對於大多數百姓來說,並未遭到屠殺!)而且大中軍從不擄掠百姓為奴,就連奸yin婦女的事情也很少聽說,每個人都知道刑天軍自成軍之日起,肖天健變對麾下要求甚嚴,刑天軍自有一套嚴苛的軍法,使得刑天軍在民間名聲極好,所以這也是大中軍這兩個多月北上以來,攻城拔地幾乎是沒有遇上多大阻力的緣故,大家都知道,城破了他們的日子弄不好比以前還好過的多,當兵的和城內的民夫們如果拼命的話,那就真是見鬼了!
倒是往往抵抗最激烈的還是那些當官的和一些豪紳們,刑天軍起兵造反,可以說矛頭直指向了他們,故此往往反抗刑天軍的,正是以前在軍民頭上作威作福的那些人,可是這一小撮人卻根本無法挽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