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騎術稍差的騎兵,在有效的紀律約束之下,和相互配合下,在騎兵對戰之中,也都能發揮極強的戰鬥力。
畢竟騎兵不見得就非要個人騎術以及技戰能力超強,歷史上拿破崙的騎兵個人技能並不很強,但是在完善的軍事組織之下,他們的戰鬥力卻十分強悍,往往能打得對手無法招架,而他們的戰鬥力來源,則是依靠完善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以及相互之間的配合。
換而言之,現在大明的騎兵和蒙古騎兵乃至是後金韃子的騎兵,在上陣的時候,更多的還是在講求個人技戰能力,雖然韃子騎兵號稱天下最強,其實在單兵技戰能力上,並沒有強過蒙古騎兵什麼,反倒是一對一的時候,蒙古騎兵還要厲害一些,只不過蒙古人現在已經是一盤散沙,不是凝聚力比較強的韃子軍的對手罷了,不得不聽從韃子的吩咐,去充當後金韃子的炮灰。
而刑天軍自建軍之始,肖天健便在對部下灌輸組織紀律性,要求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兵種,都要講求相互間的配合,所以王承平和李凌風也接受了他的觀念,在組建他們的騎兵兵團的時候,潛移默化的將肖天健的治軍理念灌輸給了部下們,再加上不斷補充給他們的那些新的低階軍官,都接受過相對比較嚴格的培養,所以他們二人麾下的騎兵隊伍,便擁有了更強的紀律性,所以即便是沒有吸納這些少數民族的騎兵,他們的騎兵隊的戰鬥力也絕不容小視。
這一點在他們這幾年屢次深入關外草原,洗掠草原中蒙古部落,和蒙古騎兵交手,卻罕有敗績的情況上,已經檢驗了他們的治軍理念,使得王李二人麾下的騎兵隊伍很是強悍。
雖然這一次他們打出刑天軍大旗,正式宣告了他們的身份,並且地處宣大周邊,朝廷的宣大騎兵對付他們,卻只有吃虧的份,幾次交手之後,宣大兵對他們都退避三舍,不敢跟他們作對了。
而他們眼下不但攻下了朔州和岢嵐州,而且分出了部分人馬,出長城渡過黃河,進入到了陝西北部地區,在神木、榆林一帶開始活動,並且在那裡也開始建立起了屬於他們的勢力圈,當地邊軍雖然對他們多次圍剿,但是他們多采用游擊戰的辦法,一觸即走,打了就跑,官軍也奈何不了他們,反倒是不少官軍倒戈,投靠了他們,使之開始有跡象表明,將會逐漸的控制住陝北地區。
這一點對於肖天健以後北上,是至關重要的,雖說眼下在北方用兵還不是他的重點,但是未雨綢繆,先在那邊建立起一支屬於刑天軍的強悍騎兵隊伍,對於以後刑天軍北上和韃子為敵,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我知道我有罪,又是兩千多字的一章,我保證,週一爆發,來向大家謝罪!)
第一百零九章 天不作美
左良玉和麾下的部將們緊張萬分,依靠著背後的荊州城,還有密集的水網,將戰船都集中在了荊州一帶,同時還在荊州城東北的長湖佈置了不少戰船,以期依靠水上的優勢,能剋制住刑天軍對荊州的進攻。
同時他還派出手下大將,沿著從承天府和荊門縣通往荊州的高陽鎮、十里堡等地,層層設防,試圖牽制刑天軍的進兵速度,總之數萬人馬,都集中到了荊州四邊,並且將精銳的騎兵放置在了城西一帶,作為機動突擊力量,做好了側擊刑天軍的準備。
除了作出了死戰的態勢之外,左良玉還暗中留了一手,以造戰船抵禦刑天軍的名義,催逼著當地的民眾,在長江和長湖上為他加緊打造各種船隻,停靠在荊州的碼頭邊上,做好了逃走的準備,一旦荊州不保的話,他起碼還能從長江上乘船順流而下,逃往岳陽洞庭湖一帶繼續盤踞。
可是左良玉對於荊州當地百姓的殘暴,早就引起了百姓的仇視,每天都有大批的兵卒趁夜逃離兵營,去投奔刑天軍,左良玉為此派親信不斷的追捕這些逃卒,以極其殘忍的方式將其處死,可是依舊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