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工匠們的生活情況,在得知地方官員以及後勤部門對他們的生活安置的都還算是不錯之後,他才問及了這裡的生產情況。
這裡的大匠姓羅,當知道肖天健是來這裡看他們的工作的時候,於是立即獻寶一般的將他們的產品給捧了出來,先是一杆杆黑黝黝的自生火銃,這些自生火銃都有統一規定的序號,可以從標號上一下便看出是產自哪個匠作營的產品,一旦發生嚴重事故的話,那麼從序號上便可以馬上找到生產者問責。
而這裡所產的自生火銃,從形制上來看,不論是從工藝上還是質量上,都又有了提高,關鍵的部位打造的更為精細了,可見這些工匠們的手藝,也是在不斷的提高之中,不用試射,肖天健也能感覺到這傢伙威力應該相當不錯,於是一邊看一邊點頭稱讚,樂得這個羅大匠一張黑臉上的大嘴何不攏了。
肖天健看罷了這些製作精良的自生火銃之後,摸著下巴上的絡腮鬍子琢磨著既然工匠們的工藝水平達到這樣的高度了,是不是該試著搞一下線膛槍了,哪怕是先從前裝米尼彈線膛槍開始也行,慢慢的發展出威力更大的線膛步槍,不過一想到眼下他們有限的人力物力,他就有一種無奈的感覺,線膛槍的生產難度要遠超過眼下的這種滑膛槍,對工匠的要求也會非常高,即便是能量產,也會產量相當低,如果以現在的工業水平,大批生產線膛槍,估計就能讓他破產。
所以即便是造線膛槍,眼下也只能抽調幾個高水平的工匠小範圍的試製,具體方法他也多少了解一些,可以引導他們去做,但是卻短時間之內,還不能大批次的生產,畢竟眼下他們使用的燧發槍在這個世界上已經算是相當犀利的武器了,超越時代太多的話,也不見得是件好事,許多工藝技術都是需要齊頭並進的,想要單方面在一個東西的技術上跨越式發展,並不見得是好事,有時候反倒可能會弄巧成拙。
於是肖天健便暫時按下了這個念頭,繼續朝下看了下去。
汝州匠作營建立時間不久,基礎還比較薄弱,炮作至今還沒有投產,所以刑天軍大炮的鑄造主要還是靠著陽城那邊高肅的炮作來提供,盧氏那邊的炮作現在已經開始投產,但是因為鐵產量的問題,那邊所產的炮還遠不能滿足需要,於是這一次在汝州匠作營只看到了正在鑄造的那些火炮的鐵模,只有鐵模鑄成之後,鐵炮的生產才能正式開始,雖然有點著急,肖天健也知道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的道理,於是耐著性子告訴羅大匠,讓他儘可能的抓緊時間,投產火炮,但是前提是不能因為著急便忽略了質量,一切要一步步的加緊一點進行就成了。
羅大匠一邊連連點頭表示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儘快投產火炮,一邊將一套盔甲送到了肖天健的面前,這套盔甲式樣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有點簡陋,尚沒有上漆,通體都是鐵的原色,但是肖天健一看還是立即笑了出來,他要的就是這種式樣的東西,簡單的鐵盔,簡單的胸甲,用料不多,工藝簡單,但是防護力並不弱,特別是要害處都被整片的鐵甲覆蓋,一般的官軍所用的鳥銃估計想要穿透,已經比較困難了,至於對上韃子的強弓,想要射穿這樣的胸甲估計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且肩膀上受力也比較均勻,將士穿戴也方便,很有利於將士穿上之後行軍。
於是他立即命一個近衛穿上試一下,這個近衛穿上之後來回做了些動作,發現了一些小毛病,有些地方穿戴之後很不舒服,於是便提了出來,但是整體上穿著這種甲冑,還是比較舒適的,總體重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