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部分

說,兩軍混戰是他最樂於見到的。

太陽緩緩降落到地平線以下,地面上只剩一些微弱的餘光。

井鹽市北門洞開,鄧肯率軍撲出!

與此同時,別亞舉起了帥旗!

第三十一集 第四章

風在咆哮,火在捲動,人在吶喊。

密密麻麻的火星在夜空中劃出無數條紅色的弧線,幢幢黑影在火光下亂衝亂竄。

就在暗夜降臨之前,別亞揮旗發起了進攻,鄧肯亦率三千勇士從北門殺出,配合作戰,前後夾擊。

馬赫迪把軍營當作避免城內守軍和城外援軍夾擊的隔離帶,確實很有心計。這種背營結陣類似於城下野戰,背城借一,進可攻,退可守,還可以充分發揮弓箭部隊的防禦優勢。

北面列陣的主力部隊,擺開的幅面很寬,當敵人發起衝鋒的時候並不反向迎上,而是持盾守禦。後方營牆上佈滿箭手,而且全都握持射程超遠、威力極大的布魯斯長弓。當兩軍接觸之時,敵人正好落入射程範圍之內,遭受著火箭的澆淋。

亞熱帶地區的八月,氣候熱似火爐,從炎炎沙漠裡殺出來的帝國將士,對酷熱的忍受力很強,對此並無不適。半島義勇軍在這種天氣下沒誰願意身披重甲,全都輕裝上陣,致使弓箭的損傷更加驚人!

別亞和馬赫迪都把主力擺在中央。

兩側的奈絲麗、雷尼對陣史吞拿和金指環祭司,民軍打偽軍,倒也半斤八兩,實力在伯仲之間。雖然民軍遭受到箭雨的打擊比較吃虧,依然支撐得住,能夠咆哮喧嚷著與敵人鬥成一團,熱熱鬧鬧地進行一場低水平的群氓械鬥。

中央戰場上,兩支軍隊的水平差距就實在太大了。既沒有時間訓練,又不像井鹽市守軍那樣經歷過數月的戰火考驗,民軍戰士雖然勇敢,卻根本不是帝國正規部隊的對手。這再加上營內射手的幫助,戰局完全一邊倒。

當然,別亞也有自己的安排和佈置。他的劣勢在於戰鬥力差,優勢在於人多,故而他採取了分三波輪番進攻的戰法。第一攻擊集團為三萬民軍,第二攻擊集團為五萬民軍,兩萬比較善戰的騎兵列於最後。先派未經訓練的民軍將士上陣,消耗敵方精銳部隊的戰力,最後再出殺招。

中央戰場上,聖火狂徒們怪叫喧天,狂砍亂剁,像群黑袍野獸一般橫衝直撞,半島義勇軍第一攻擊集團被殺得落花流水,根本抵敵不住。僅僅半個小時,三萬戰士就傷亡過半,餘者心膽俱裂,落荒而逃。

後陣的義勇軍將士也看得膽顫心寒,渾身哆嗦。但見慣這種場面的別亞不為所動,搖動帥旗,喝令第二攻擊集團出擊!

有句軍營俗話,指揮官的任務,就是讓部下適時地去送死。雖是牢騷,卻也道出了部分真理。所謂慈不掌兵,刀槍無眼,戰場無情,艱鉅危險的任務總要有人去承擔,否則全軍都得完蛋。要保證大多數人的生存,就得硬起心腸讓一部分人去犧牲,如若不然,一旦戰敗,生存與死亡的比例就會顛倒秩序。

在義軍首領們的帶領下,在後方騎兵的推擠下,第二攻擊集團總算亂糟糟地撲了出去。

還有部分騎兵則點著火把在後方遊動,兜住第一攻擊集團的倖存逃兵,把他們驅往後陣重新集結。

在南面的營牆外,鄧肯率三千敢死突擊隊戰士也與守衛軍營的偽軍正面接鋒。

一串串長梯搭上了南牆,火把、箭矢和石塊上下飛舞。鄧肯的突擊隊戰鬥力更強,但對手卻有防禦工事可以依託,兩方反覆爭奪,難分勝負。鄧肯曾帶人連續三次攻上營牆,卻又三次被營內衛兵逼退……

只有在一個地方非常平靜,那就是深深的地下。

“咦?在哪邊呢?”凱魯一手舉著火把,一手拿著地圖,在岔路口猶疑不決。

“哎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