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來是如此一個大島,據說島上山夷有數十萬,其地南北兩千裡?”
“回陛下,據說李家已經差不多探索完琉求島,得知其島南北長八百里,東西寬約三百里。島上地形多變,有山地,有丘陵還有盆地和平原及臺地,佔島一半的東部是山地地形,可耕地有兩成半。島上有大山,南北走向。”
“島西部的中下游沿海地區,是平坦的沖積平原。目前李家所建的琉求港,琉求城正在西部南面的平原上。”
李世民從御案上拿起一副地圖,這是根據情報收集後繪製的琉求地圖。
“琉求比一個福建也小不了多少啊。”
“陛下,福建相當於三個琉求大小。”
“朕知道,但福建未必有琉求這麼多可耕之地呢。朕當初兩千多萬把這島賣給李家,當時覺得坑了李家一回,現在卻覺得虧大了。”
王承恩道,“當初琉求還只是海外山夷人之島,陛下兩千多萬給了李家,也並不算虧。況且,這島又不是真的給了李家,只是給他們做封地而已,他們也就享有三分之一的稅賦,其餘的,都屬於大唐,琉求如此大島,以後就永遠為大唐疆域了。”
李世民大笑幾聲。
“這麼說也對,讓李家去開拓琉求,反正朕不會吃虧。不過看李超發回的那些奏章,這琉求的山夷也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落後原始,他們比之嶺南的俚獠蠻子們其實也差不了多少。”
李世民很清楚朝廷在嶺南之地的實際情況,雖設州置縣,但往往虛有其名。各地幾乎都還是由那些豪族控制著,那是他們的世襲之地,那些早年遷去的漢人豪族,和本地的俚獠結合,形成了強大的本土勢力。
南北朝到隋唐,那裡有點針插不進,水潑不入的感。
嶺南的廣東廣西廣南和越南四省,如今除了一個廣州和一個交州,朝廷控制在手,其餘地方談不上控制,連稅收都收不到,嶺南四省的那些百越之民,他們根本就沒入籍。不入籍就不算大唐的編戶齊民,沒入籍也就不用納稅服役。
甚至他們佔據的那些地方,都是他們的世有之地,不算朝廷的。
以前,中原動盪不安,各朝也沒有餘力去對這些人下手。
當年南朝梁動亂,陳霸先後來起兵,嶺南的冼夫人起兵支援,助他打下南陳江山。陳霸先與冼家是聯盟關係,當然不可能動冼家。況且,那個時候,南陳也不斷受北方襲擾,而且南梁逃到江陵建立的西梁也是個威脅,所以南陳對嶺南之地,都從沒想過要出兵打算。
隋朝平定南陳,冼夫人率嶺南百越歸附,大隋當時忙著對付突厥,也就對嶺南現狀滿意。後來楊廣又一直打遼東,也顧不上嶺南。
如今李世民已經滅了突厥,降了吐谷渾等,內部也安定,對於嶺南這塊化外之地,他已經很不滿意了。
羈糜,那也是因為無力控制才妥協,但現在他已經不想妥協了。
尤其是如今海貿興起,以李家為代表的諸多海商,開拓了到天竺、波斯的航線,使得東南沿海重要性大大增加,廣州、交州等海港收益大大增加。
而嶺南四省,也成了李世民瞄準許久的糧食產區,引入占城稻後,採用兩熟甚至三熟栽種,那麼僅這嶺南四省,一年產出的糧食,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這樣的一個地方,豈能還一直交給那些豪強們,豈能讓他們一直當土皇帝。
琉求也跟嶺南差不多,甚至之前比嶺南更是一個化外之地。
但現在李超在嶺南乾的熱火朝天,沒有戰爭,沒有叛亂,有的只是和平相處,李家在琉求建立了港口,建立了城堡,建立了屯莊,建立了作坊,移民已經五萬多口了。
李超的這種方式,讓李世民看到了治理嶺南的一個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