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地說:“爸爸……爸爸要……”小小的父親蹲下來,故意問她:“你要幹什麼啊?”小小漲紅了臉,彷彿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不十分情願地說:“爸爸……牽著!”
面對孩子的童稚,小小的父親立刻意識到她第一次表現出控制意志的能力,是個了不起的進步,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讚美,於是小小走得更來勁兒了。
孩子剛上小學時,第一次放學回來,我就不失時機地告訴她,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應該是寫作業,學習完後才能玩。所以孩子從上學到現在,無論是星期天還是節假日,“學習完後再玩”已經成了孩子一種良好的行為模式。
學習完後,將桌椅、書包整理好,睡覺前看幾頁課外書等習慣,也已經成了小小生活的樂章中不可缺少的音符。這一切都源於做父母的“第一次”的指導,所以,只有不輕易放棄第一次,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對於第一次的壞習慣,一定要及時糾正。一天,小小的姥姥買菜回來復秤,生氣地說:“這個狗東西,少了2兩!”在旁邊玩的小小聽到了,不一會兒就用上了:“小貓咪是狗東西!”大家都覺得好玩,哈哈大笑,小小就把大人的笑當成了誇獎,後來這個詞就怎麼也改不了了。看,第一次的壞影響多可怕!
從這位母親的敘述可以看出,幾個第一次,對女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以後是否會依賴這個行為模式一直走下去,關鍵就在於他第一次得到的外界回應如何。因此,我們建議父母們,在培養孩子習慣的同時,要特別注重第一次。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說:“習慣彷彿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試想,如果繩索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纏好,即使你再纏上100道繩索,也只能越纏越歪。因此,要先打好基礎,注重第一次或前幾次良好行為出現後的鼓勵和強化,以及不良行為出現的教育與矯正。這樣,在每天纏上新的“繩索”的時候,習慣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習慣培養要特別重視孩子第一次出現的行為。比方說,小孩第一次罵人的時候,他就特別注意看大人的反應,大人這個時候千萬千萬別笑,如果你笑,還誇他“孩子真聰明,嘴巴真巧”,這孩子第二次還罵,而且會罵得更厲害。小孩子並不知道他的行為的後果,他只關心大人的反應。所以對孩子的第一次罵人,最好的反應就是不理他,沒有一個人理他,冷淡他,讓孩子自討沒趣,他就會明白:“這不是好事情,別人都不喜歡。”以後也就不會故意去強化這種行為了。
教育家陳鶴琴對此曾有過精彩論述,他認為:“無論什麼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錯,第二次就容易做錯。兒童種種壞的習慣,都是由於開始學的時候,他們的教師或父母沒有留意去指導他們的緣故,以致後來一誤再誤,成為第二天性;所以要把小孩子教得好,必定要在第一次的時候教好。所以,對於第一次的動作,做父母和教師的要格外留意指導,以免錯誤。”
txt小說上傳分享
讓孩子親身體驗
教育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親身經歷過,孩子才能從中獲得切身的體會,使之真正成為自己的經驗。
在體驗教育上,中西方教育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些中國的家長對孩子過於關心,生怕各種意外和疾病,生怕孩子吃苦,他們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認為多替孩子做一些,孩子就少辛苦一些。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錯誤的體驗”後獲得的記憶更為強烈,感受也更為深刻。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是一種最見成效的教育方法。
洛克就強調兒童學習中的兩個習慣:熱愛求知和實地觀察、親身體驗。當然,教育在於引導。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