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人的心情都格外沉重。

儘管紅燭高燒,美酒嘉筵,席間仍然籠罩著一種悲涼之氣。這兩位堪稱人間英雄的人物,反倒變得悲悲切切。

自從沛公如飢似渴地傾聽他講《太公兵法》以來,他就將沛公引為知己。說真的,他是不想和劉邦分手的。但是,身為兩世相韓的韓國貴族之後,他是多麼希望能象祖父和父親那樣,作為第三代韓國宰相。

劉邦自通張良之後,開始走出困境,如魚得水。他開始懂得,即使手下兵馬百萬,猛將如雲,如果沒有謀略的智者為你運籌帷幄,也可能陷於末路窮途。然而,他又有什麼理由留住張良,不使他回到自己的故國去呢?

沛公心情抑鬱,喝得酩酊大醉,仰天長嘆道:“天啊天啊,你既讓我結識子房,為什麼又要讓他離我而去呢?是不是想絕我劉邦?”

說完竟然失聲痛哭起來了。

張良勸道:“沛公醉了,請歇息吧!”

“不……不,我沒……沒有……醉……”

黎明,西天還掛著一彎殘月,晨風習習,林鳥啁嗽。臨別時張良答應了沛公的最後要求,如果有一天張良要另擇明主,一定回到沛公身邊來。

沛公牽馬執磴扶子房上馬,二人揮淚而別。相知的別離最讓人心碎,這是中國詩魂中最令人銷魂的絕唱。

在漫漫西去的路上,張良沒有任何還鄉的得意之感。他要回到陽翟去了,那裡是他的故都,也是他的故鄉。那裡有他祖宗的墳墓、掩埋著先人的骨殖。那裡也有他故園被大火吞食後留下的未曾掩埋的兄弟,程康尚在嗎,如今又流落何方?

故國啊,你的兒子歸來了!

歲月滄桑,人生若夢。他聽見路旁的桑園中不知何人在唱著一支令人心碎的蒼涼而憂鬱的歌謠: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

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

載渴載飢。

我心傷悲,

莫各我哀!

第10章 西進、西進,向著關中

正當項羽在北方奮力與秦軍主力浴血廝殺,義帝卻給予了劉邦西進的使命。劉邦不僅向歷史借得機遇,還向韓王成借得了張良,就此所向無敵直入關中。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亥三年,也是秦子嬰元年,統一了僅僅十五年的秦王朝,又要改朝換代了。

逐鹿中原,鹿死誰手?

項梁出自將門,他避仇在吳中的時候,每遇到地方上興辦大工程和豪族舉行喪葬時,都請他主持。他能把賓客、子弟指揮調遣得如行軍打仗一般井井有條,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的組織指揮才能。其實項梁算不上一個大軍事家,他的驕傲輕敵終致自己於死地。項氏家族的兩代人都運乖命蹇,項燕死於王翦刀下,項梁又死於章邯刀下。

別看楚懷王是個傀儡,項梁死後他主持制定了一個亡秦的明確戰略——西進。還頒了一條大家都承認的規矩:先入關中的便是秦王。

其實,這個戰略決策的策劃者,是項梁手下的謀士宋義。如果項梁能象劉邦信任張良那樣聽宋義的勸告,他不至於遭到如此下場。但宋義又畢竟不是張良,心計有餘而氣度不足,小動作太多也成不了大事。

諸多的陰差陽錯,使歷史為劉邦提供了特別的優惠。歷史往往會造成一種奇妙的效應,這就是各個方面的人,不論是友是敵,不論是各自出於何種利己動機,最後都不約而同地造成只對一個人有利的局面。

趙高架空二世,弄權自重,其目的都是為了自己。但他搞亂朝政,削弱了中央皇帝對整個局勢的控制和駕馭能力,當然於劉邦極為有利。

章邯殺死項梁之後,沒有乘勝打擊和消滅他最強大的敵手,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