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而面對這到處都堆滿書的情況,萬磊不得不與鐵鉉等人商議,從行政經費中擠出一些錢,又向私人募集了一些錢用以擴建北平圖書館,好儲存這鋪天蓋地的書籍。

一面整理圖書,一面與明朝來使扯皮,時間很快就進入了七月。這個時候,北方傳來捷報,北平軍入蒙部隊在擀難河一帶與韃靼部大戰一場,殲滅敵軍兩萬,俘虜一萬,更繳獲了牛羊無數,萬磊下令,直接將這些牛馬分給將士作為犒賞,另拔出五萬銀元,作為獎賞。

韃靼部經此大敗,加上之前的數次小敗,戰損過七萬,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入西北,北平軍藉機佔領蒙古高原大部,並開始圈地養羊。而盤踞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部也趁機東進,搶佔了很多牧場,並與北平軍在邊境問題上有過幾次小摩擦。

雖然北平軍與瓦剌軍之間有過一些協議,現在只是小規模的摩擦,雙方都還是比較剋制,暫時還沒有大戰事。不過局勢也是十分緊張了,正是因為戰局不明,北伐軍主力還要留在蒙古高原上駐守,是戰還是和,就等雙方會談之後才能定奪。

瓦剌部首領馬哈木也算是個明白人,他與韃靼部為了爭奪蒙古高原的控制權,爭戰了多年,知道韃靼部不好對付,而不好對付的韃靼部居然被北平軍打得落荒而逃,他當然不會傻乎乎地去碰北平軍這塊硬石頭,免得落得與鬼力赤一般的下場。

為了避免與北平軍正面對抗,同時也是為了刺探北平軍的虛實,馬哈木派出了使團,取道蒙古高原出使北平城。萬磊不但親自接待,雙方還劃定了邊界,萬磊還與之洽談在蒙古高原上增開互市的事宜。

其實,萬磊之所以與瓦剌部和談,主要是因為北平軍的戰線拉的太長了,兵力明顯不足,和談一來可以暫緩局勢,也可以藉助貿易來彌補財政緊張的困局。

雖然瓦剌部地處西北一隅的蠻荒之地,不過西接西域各國,南連亦力把裡,市場依舊非常大,只要開啟一條商路,就能把商品轉賣到西亞甚至於歐洲去,那市場就更加廣闊了。

萬磊公然接見瓦剌來使,明朝方面得知此事,自然沒少出言抗議,不過萬磊全然不理會,依舊禮遇瓦剌來使,最後還談成互市之議:在蒙古高原中部建立一個叫順寧城的互市,准許兩“國”人自由貿易。

萬磊公然與瓦剌開互市一舉,更是刺痛了明朝廷的神經,一直以來,明朝廷對蒙古各部都是持敵對態度的,特別是北部高原上那些不肯歸服的蒙古人,更是採取軍事打擊加經濟封鎖的嚴厲政策。現在北平行省公然與瓦剌“勾搭”在一起,明朝廷震怒之餘,更多的是後怕,怕北平行省與蒙古人聯合,一起夾攻明朝。

出於這一方面的考慮,明朝廷從七月初就開始向北方集結兵力,時刻準備著開戰,萬磊得知這些情報,卻是一點都不急,只是讓負責練兵的第三集團軍司令李國保向民間徵兵兩萬,馬上進行集訓。同時,下令海軍主力南下,集結在山東沿海,隨時準備南下。

其實,萬磊也知道,明軍集軍北邊,主要還是用以威懾,還不怕主動對北平軍用兵,倒不是因為不想,而是不能。因為前幾次對北平軍用兵,都因為準備不足而失敗,這一次他們肯定會吸取教訓,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們是不會動的。

而且,明朝廷也見識過了北平城防衛的堅固程度,那高聳的磚牆,如果沒有大型火炮,單靠人堆,那就是用三四十萬人也休想攻下來。現在他們正在引進技術,在沒有成功鍊鋼鑄炮之前,他們也只能隱忍不發。

萬磊看準了這一點,所以繼續在技術出讓一事上做文章,遲遲不把關鍵技術交給明朝,只是時不時地給一點點不太關鍵的技術作為“誘惑”,讓明朝廷抱有“富國強兵”的幻想和迷夢,不至於現在就破罐子破摔。

溫水煮青蛙,玩的就是這種心理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