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七月十八,明朝廷終於籌集夠了資金和技術,並於金陵城外建立一個鍊鐵廠。這個鍊鐵廠依江而建,以北平鍊鐵廠為藍本,規模較小,預計年產量也就幾千噸生鐵而已,不過這也讓滿朝文武都興奮不已,畢竟他們已經憋屈太久了。

萬磊雖然心黑手狠,不過明朝廷再交出四萬黃金的尾款之後,他還是把北平鐵廠的設計圖紙還是全部交了出來,明朝方面依樣畫葫蘆,也不是什麼難事,不過這個工廠從開工建設到完工,最少也要半年。

這也就是說,這半年之內,明朝更是不敢輕易言戰,因為一旦開戰,關係就破裂,以後這個鐵廠要是出了什麼岔子,那就是雞飛蛋打。半年的時間,這對北平軍來說,足夠練出一支像樣的軍隊了,自保還是綽綽有餘。

而半年之後,那就更加不用擔心了,因為萬磊只給造廠的圖紙,具體的鍊鐵工藝,特別是最重要的煉焦工藝還沒有給明朝,他們想煉出合格的鐵,還得眼巴巴地求萬磊,至於鍊鋼的技術,那更是沒影。

總之,這個鍊鐵廠還是一個大陷阱,明朝不建就是落後捱打,建了也還是落後挨宰。所謂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這鍊鐵廠一建成,明朝只會被牽著鼻子走更。除非明朝廷咬牙奮鬥十幾年,不然還真趕不上北平行省的發展進度,不過以建文皇帝的性格,他是學不會臥薪嚐膽的,連續吃上一兩年的明虧暗虧,他肯定暴跳如雷,到時候就有得萬磊樂了。因為明朝與北平行省是有和約在先的,誰先撕破和約,誰就是挑起戰爭的戰犯,這是很不得人心的。

可能是想收購鋼鐵,也可能是因為花錢買技術花得心疼,想透過貿易把這筆錢掙回去,七月十八日,明朝派出禮部尚書,來與萬磊洽談貿易事宜。這一次來談的不是圖書交易,而是“全面”的開邊貿易。

不過,明朝廷還是擺不正姿態,雖然沒敢談封貢貿易,不過他們想要進行的貿易形式上卻與封貢貿易相差無幾,即是明朝廷壟斷邊貿,用茶葉絲綢等特產與北平行省換取金銀銅鐵等金屬。

對於這種不對等的貿易形式,萬磊當然是十分不滿意,特別是當來使說要用茶葉來換鋼材時,萬磊就直接端茶送客了,心中還暗罵:一幫蠢貨,老子搞走私,照樣能掙得盆滿鉑滿,還茶鋼貿易?想得倒挺美!

茶鋼貿易沒談攏,明使賴在北平城不走,死皮賴臉地去求鐵鉉、劉璟和徐輝祖等人,請他們出面說情,萬磊煩不勝煩,最後看在徐輝祖的面子上,答應賣給明朝一百噸鋼材。

不過,明使們一拿到鋼材樣本時,就都傻眼了,因為這些鋼材都是一塊一塊的大鋼板,以明朝現有的加工裝置和工藝,根本就沒法將這些鋼材加工成兵器,最後,他們還想跟萬磊要一臺加工鋼材的車床。

對面如此厚顏無恥之徒,萬磊算是徹底地怒了,直接就把他們轟走。最後還是徐輝祖拉下臉面來求萬磊,萬磊才同意按明朝的要求,將鋼材加工成相應的尺寸,不過這價格就得提高,一斤鋼料十斤茶。

明使倒也鬼精,他們沒敢直接說把鋼材打磨成戰刀和盔甲的樣式,而是要求把鋼材切割成長條狀和小片狀,長條狀的肯定是拿回去打磨成戰刀,小片狀的更是直接用來制盔甲。萬磊自然知道明使那些齷齪心思,只是懶得拆穿而已。

反正,戰場上決定勝負的不只是武器,更重要的還是人,萬磊自信,北平軍在戰力和士氣上,都比明軍強得多,就算是用用樣的裝備,也能橫掃對方,更別說北平軍還有很多秘密武器了,所以,賣些鋼材給明朝並不影響戰局。

正當萬磊與明朝為了茶鋼貿易而扯皮之際,朝鮮方面也派來了使團,他們不是來貿易的,而是來求救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