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中國。”世界第八大奇蹟,由此成為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的代名
詞。
美國人的怪招
本來,美國人依靠《國家地理》雜誌,將秦俑軍陣及始皇陵地宮的情況全面推
向世界,那麼,關於秦俑的出現應當列為世界第幾大奇蹟的問題,似乎也應由處在
霸主地位的美國人來定。可沒有想到法國前總理希拉剋捷足先登,對秦俑毫不推讓
地作了第八大奇蹟的命名,這顯然是有點對霸主不尊重的味道。美國人自然要爭回
這個面子。
1979 年4 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飛抵中國北京,在短暫的小住後,即趕到
秦俑工地現場。面對這支氣勢恢宏的秦代大軍,他作出了“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奇蹟”的結論。
法國前總理希拉剋受到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挑戰。關於秦兵馬俑是世界第
幾奇蹟的命名問題,由此展開了喋喋不休的論爭。
在基辛格回國不到4 個月的1979 年7 月,美國參議員傑克遜又來到了秦俑發
掘現場。他潑墨揮毫,瀟灑地在留言簿上留言:“太好了!一週前我看了埃及金字
塔,今天又看到了中國的秦俑,兩者都有悠久的歷史。”這段留言實際上是法國前
總理希拉剋的思想和論斷的延續。可惜他沒有沿這種思想脈絡延伸下去。隨著傑克
遜手中那支筆的不斷顫動,一行文字又展現出來:
“獅身人面像只有一件,秦兵馬俑卻千姿百態,成千上萬,威武壯觀,耐人尋
味。”語出驚人,出乎意料。就在傑克遜微笑著放下毛筆的剎那間,他內心的真實
用意已明白無誤地表述出來了。
傑克遜尚未離開中國, 1979 年8 月29 日,美國副總統蒙代爾又來到秦俑發
掘工地。他仍不放心地對基辛格和傑克遜提出的論點作了總結性的補充:“這才是
真正的奇蹟,全世界人民都應到這裡看一看。”既然秦俑才是真正的奇蹟,那麼其
它七大奇蹟無疑是虛假和蒙人的。以此推演,希拉剋所排列的“第八大奇蹟”無法
成立,自然是不攻自破。蒙代爾把美國人的用意推上了極至,秦兵馬俑的身價也隨
之升入頂峰。
蒙代爾之所以把秦俑看作是“真正的奇蹟”,除了他在政治上的考慮外,顯然
已經透過兵馬俑軍陣龐大、恢宏的表層,洞察到了潛藏在軍陣中的深邃內含和無窮
奧妙,領悟到研究這部活著的《孫子兵法》,對未來戰爭可能產生的影響和對美國
軍隊的益處。實際上,蒙代爾是站在一個政治家和軍事戰略家的雙重角度上來看待
秦俑和評價秦俑的。或者說,他更偏重於軍事上的觀察和感悟才作出如此結論。
既然秦俑軍陣的內在奧秘,在所有前來參觀的外國人中最先被美國人所感知,
那麼,他們就不會放過研讀這部活著的《孫子兵法》的任何機會。所以,繼副總統
蒙代爾之後,美國的卡特、里根、尼克松三位在任或卸任總統都前後來到秦俑博物
館參觀。與此同時,美國陸、海、空三軍的數十名高階將領,分別前來,對秦俑軍
陣作出詳細地考察和研究。幾乎每一位國防部長和國防大學校長,都要到秦俑館對
這支軍陣的佈局和戰略戰術思想作深入的研究和適當的借鑑,把秦俑軍陣的思想精
髓應用到美國國防力量佈署和高階將領的教學之中。為徹底吃透秦俑軍陣戰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