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甜井,懸空寺等景觀,更是當為天下之奇。
不過他雖然鹹懷仰慕之情,但此時此刻,這恆山派卻尚未創立,而他軍情緊急,卻也沒那些閒情雅緻,來此巡山探勝。
根據西涼軍先前的部署,那田再鏢所屬的十萬兵馬其中的一支,便駐紮在這恆山金龍峽谷之中。
那金龍峽,居於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足三丈,乃是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衝。
北魏時,道武帝發兵數萬人,在這裡劈山鑿道,作為進退中原的門戶。而宋代時,楊業父子在這裡以險據守,抵抗外族的侵入。而今若兵發大都,便須有人牢牢守住這所關隘,使中原的蒙元軍隊與大漠之上的蒙古援軍,不能相連。
金龍峽內,懸崖中腰有古棧道盤繞,名為“雲閣”,那田再鏢的所在,就在這雲閣之中。
齊御風來到這雲閣之上,看見了田再鏢。
田再鏢急忙施禮相迎。兩人都是過慣了戎馬生涯,當即也不說閒話。便坐在地圖前面,詳細研究起軍情來。
這大都眼下城防。乃是由太尉中書左丞相慶童負責,他屬下兩位平章,右丞相章康伯、御史中丞滿川、參政知事張守禮,如此便構成了守衛大都的一個班子。
那兩位平章,其中一位叫做樸賽因不花,而另外一位卻叫做迭兒必失……這口彩當真有些不妙。
除此之外,留守大都的還有宣讓、鎮南、威順諸王子等。
其中威望最隆的乃是監國淮王帖木兒,時年八十三歲,本是宣讓王。鎮所在廬州。十二年前,他因廬州失陷而逃到大都,其嫡系部隊已經隨著廬州的失陷而覆滅。
其餘留守大都的鎮南、威順諸王子,其鎮所本在揚州、武昌等地,上述地方早已經在戰亂中失陷,眼下都落入了朱元璋的手中,所以也沒有嫡系部隊可供呼叫。
不過這等人雖然失去了鎮所,兵將,卻都是元朝宗室出身。個個架子大得很,如今大都危機,他等個個指手畫腳,每日吵鬧不休。只將中書左丞相慶童的頭都吵得大了,嘆息道:“吾知死所,尚何言哉!”
這大都城池堅固。歷經百年修繕,甚是難以進攻。是以楊淵海與田再鏢等人商議,由田再鏢引為先鋒。兩軍先分別攻下保安、直沽,也就是後世的河北省涿鹿縣和天津,這兩處乃是元大都的門戶所在,一經被西涼所得,這大都便直接暴露在西涼軍面前。
接著他們又擬定各衛所立柵欄、桃塹,以待與蒙元主力軍隊野戰。
《馬可。波羅遊記》中,曾經盛讚了大都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這位來歷不明的外國人,對大都讚美得甚至昏了頭,說它是黃金鋪地,宮殿等全由黃金打造。
如此之言當然是謬談,不過此時的大都乃是天下的第一巨城,城防堅固,卻毋庸置疑。
齊御風這一路北上,也曾見過元初時期建築的長城頹址,望之綿延不絕,十分壯觀,不過這長城早已幾十年沒有修繕,且多是土木積壘而成,現在已經年久失修,破敗不堪。
但大都一帶的城牆,卻是以當年金國建立的磚石結構的金長城(也叫金界壕)為基礎,後來漸漸擴建而成,況且年年用兵,年年修繕,此時損壞並不嚴重。
可以說,在大都這等當世第一的巨城面前,甚麼雲梯,衝車,樓車、拋石機、挖地道、灌水之類,幾乎完全失去了意義,而今只有“回回炮”才能派上用場,施以大用。
早在唐宋年間,軍中對大炮的使用便已經是分普遍,炮的種類分幾十種,大體分為輕,中,重三類。輕者由兩人操作;中者幾十人;至於重者,高達數丈,發百斤石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