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為了保密他的計劃,從太乙城初建開始,李弘為了迷惑外人,特別是當初對他太乙城財富感興趣,充滿覬覦的商賈、豪門等,李弘便在做每一件事情時,用一個代號來稱呼這個計劃。
也就是從那時起,多少人都對李弘的計劃莫名其妙、摸不著頭腦,這也是讓他躲過了好多御史彈劾的原因之一。
而武媚能夠知曉,還是從李弘在安西回來時,在咸陽被李忠與賀蘭敏月阻止後,李弘回來脫口而出說出來的。
再加上白純前往安西,太乙城被她掌管,這期間,自然是讓她多少了解了一些太乙城的機密資訊,才弄明白了這些代號代表著什麼。
李弘與武媚依舊對視著,兩人在燈火下同樣明亮的眸子中,俱是寫滿了坦誠與期待。
“天衣無縫。”李弘一字一句的說道。
武媚不由自主的隨著這四個字倒吸一口涼氣,果不其然,就如今日白天與李弘交談時一樣,從這代號就能聽出來,李弘的‘天衣無縫’,便是要置李賢自投羅網,而後置之於死地!
而真正讓李弘更改計劃的原因,是在李治第一次用自稱我的時候,那時候薛仁貴剛剛回到松漠都護府,名義上是在休整,實際上便是在原地等候李弘的命令,等候李弘命令部隊到底是指東還是往西,最終李弘在李治第一次自稱我後,立刻改變了計劃,讓薛仁貴直取室韋跟靺鞨。
武媚很清楚,所有的計劃一旦開始實施,到了那時候,便不是謀劃之人一句話便能輕而易舉改變的了,正所謂箭在弦上,已經由不得人了。
何況,無論是李弘還是李賢,他們的背後都有著自己的利益團體,計劃一旦啟動,哪怕是李弘不想再實施計劃,身後的利益團體也會迫不得已的推動著這一切繼續進行,唯一能夠做的便是盡最大可能更改計劃。
而以林士翎、張柬之為首的文臣武將,包括安西、吐蕃的臣子,李素節、李上金,甚至是義陽、高安,還有蘭陵、新城、城陽等等人,這些就是李弘身後的利益團體,他們無論是為了何種目的,都必須保住李弘在朝堂競爭上的主動權。
所以,這也是為何林士翎等人去信遼東,蘭陵、新城、城陽在長安與文成暗中交鋒的原因,所有的一切,在計劃被啟動後,甚至可以說,就已經到了完全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地步了。
武媚對此自然是異常明白,當年她與李治鬥倒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不就是要問罪一大批的朝堂臣子,而後再提拔一批的朝堂臣子,這些便是彼此背後的利益集團。
而像五姓七望這樣的存在,是因為他們沒有看清時事,過於狂妄了,甚至驕橫到都不屑於跟皇家結姻攀親,如此囂張的行徑,如果一個穩定的政權不打壓它,任由他繼續控制著官場資源,那這個政權,恐怕也是很難長久的。
五姓七望屹立百年不倒,是因為社會制度的發展,讓皇權者需要與一批人一同管理社稷,為民謀福祉,所以在歷史長河中摸索、建立了這麼一套制度。
而發展到前隋時期時,九品中正制,這樣的以五姓七望、世家豪門推舉為官的制度,已經發展到了極致,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同時,九品中正制,也讓皇權者認識到了他們的存在對於政權來說,是弊大於利。
所以前隋時期,便開闢出了科舉制度,而此制度在繼續的完善中,確實是抑制了五姓七望對於朝堂的把控,對於政權者的桎梏,從而從前隋開始,一直萬變不離其宗的沿用了一千多年。
廢話這麼多,最終只是為了說明,為何李治跟武媚在察覺到了李弘跟李賢的暗鬥後,兩人不去制止他們之間的暗鬥,不去制止李賢對太子之位的覬覦,反而是在其中加以制衡、緩解衝突等等。
是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身為皇室子弟,一旦**之心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