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李府,沉香閣。
這日,寧氏緊著幫夫君收拾行囊,此番太子出京,李懷江與皇上商議過後,決定讓自己的好大兒,秘密隨太子前往。
一來,可從旁協助,二來,增長見識。
除了銘笙,趙先生也會一同前往,趙先生不過五十的年歲,老身子骨健朗,以先生淵博的才學,或許到地方上可給予治理良策。
銘笙方從先生院裡回來,見媳婦已為他收拾出兩個包袱,嘴角微笑上前,牽過媳婦的手。
“讓太太勞心了。”
寧氏嗔笑道,“不過收拾幾件包袱,早些日小姑姑送來的清涼膏子,我也給你裝上了,若是夜裡有蚊蟲叮咬,記得塗抹。”
“好。”銘笙心頭微暖,抬手颳了刮她的鼻尖。
“每個包袱裡我都放有裝碎銀角子的荷包,方便你在路上使的。”
“還有,出門在外,風餐露宿必不可少,也需緊著自己的身子。”
聽著媳婦絮叨的話,銘笙心裡高興,握緊了媳婦的手。
“太太且在府裡等為夫回來,平日裡多陪陪咱的娘。”
“嗯嗯,府裡的事無需你操心,娘那裡我省的,你只需顧好你自己。”
寧氏說著,悠悠嘆了口氣,“娘說,你與先生晌午後便提前出京,我已讓小廚房備好奈放的果子。”
“我讓青五、青六也與你一同去。”見銘笙要拒絕,寧氏緊接著道,“不許不可,府裡有人手,咱院裡還有大咪,相較之下,你身邊才是最緊著人的時候。”
知道媳婦已然決定,銘笙微笑頜首答應,將媳婦拉到懷裡。
“好,都聽你的便是。”
寧氏緊偎在男人懷裡,心有不捨,卻也知,此事是爹孃為夫君鋪好的路子。
晌午後,從李府門前駛離一輛馬車,而李府對外放出的訊息,李大公子回鄉省親。
李婉這邊也沒閒著,早已書信往每個地方的慶豐行莊子,分批調撥紅薯與土豆的種子,前往太子與四皇子落腳的地方。
彼時,再由兩位皇子與地方官員,分發當地百姓,把這兩種急救饑荒的糧食,流傳百世。
當然,這些種子全當是慶豐行私下借給地方官府,收成後,需得將種子數量還給慶豐行,於此,對地方官府而言,無不是急救災民於險境的救命稻草。
---------
三月初的某日,皇宮,三書省公務房。
正在務公的李懷江,聽了良辰稟報的訊息,握筆的手頓了頓。
接而,沉重的閉上雙眼,緩了半晌,悠悠開口道,“知道了。”
良辰見大人眸底難掩哀色,識趣的退出房外。
李懷江將筆墨放下,端起手邊的茶盞,撥弄著面上的茶葉。
回想當年在滇州地方遇到過的阻礙,許久,從椅子上起身,慢步來到房門外。
將手中茶水澆到地上,昂頭望天,沉重的嘆了口氣。
[魏閣老,走好。]
與此同時,府裡的李婉也收到了福州城傳來的訊息,魏老夫人離開當日,魏閣老也隨之離去。
聽說兩位老人離開時,很是安祥,李婉還是溼了眼眶。
這許多年,魏閣老為下頭的孫子操了一輩子的心,親眼得見長孫立起門戶,傳承魏家正途之路,亦是死而無憾。
因著魏宏手執重兵之權,且負責戍守南關,高帝特意下旨到福州城,無需魏宏為祖丁尤。
魏閣老兩位入翰林院的曾孫,魏宥與魏宇已向各自的上鋒,遞交了丁尤文書,卸官服,趕至福州城為曾祖守孝。
而工部任職侍郎的魏瀟得知訊息時,差點沒能緩過勁來,默默的抹了把老淚,再怎麼說,離逝的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