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再給他們增加戰船呢?”
李信聽罷之後想想也是,於是便躬身接旨。
對於海軍兵將俸祿餉金大大超出陸師一事,這半年多來,在諸軍之中鬧得是紛紛揚揚,引起了陸師上下的不滿,認為這天下基本上都是他們陸師打下來的,但是便宜卻都讓海軍方面給佔了去,憑什麼他們海軍可以拿超出陸師同等兵將一倍以上的官俸和軍餉,而陸師卻不能拿這麼多。
對於這件事甚至於在年前還鬧到了肖天健這裡,劉江本來在軍中的身份就遠不如那些大將們,海軍的實力也不是很強,被那些陸師同僚們罵的夠嗆,劉江這個海軍總都統屁也不敢放一個,只能推說海軍水手難招,故此聖上才會下旨提高海軍的軍餉待遇。
肖天健得知了這件事之後,也沒有多跟那些陸師的軍將們解釋什麼,而是在年前抽時間,召集了李信、石冉、劉耀本等一干陸師在南京的諸將們,跟著他一起乘坐了一條船,名義上是前往松江府和寧波府巡視海軍。
等諸將跟著他出了長江口到了大海上之後,一幫陸師的軍將們這才知道厲害,根本不識水性的他們,被海浪這麼輕輕的顛簸了幾下之後,便集體宣佈暈菜,一個個在船上是大吐而特吐,特別是劉耀本這貨,險一些把膽汁都吐了出來,躺在船板上說什麼都不起來,連什麼君臣的禮儀都顧及不上了。
肖天健故意讓這幫人在水手的艙室之中住了一個晚上,讓這幫陸師的軍將們體驗了一下在海上行船的滋味,體會了體會生活在昏暗逼仄的艙室中,忍受著難聞的氣味,等從寧波府回南京的時候,這幫陸師的軍將們便一個屁都沒有了。
肖天健回到南京城的時候,對這幫先前因為海軍軍餉超出陸軍軍餉的軍將們問道:“這一趟你們可覺得如何?”
諸將當然明白肖天健為何這麼做了,於是紛紛搖頭表示海軍兵將的日子不好過,表示徹底理解了海軍的軍餉為何要高於陸師了。
肖天健冷笑道:“不要以為朕是偏心海軍,此乃各國的慣例,海師軍餉高於陸軍,本就是因為海軍官兵付出更多,一旦在海上交戰的話,官兵很多時候連馬革裹屍的機會都沒有,只能為國葬身在大海之中!
如果今後朕要是再聽到有人說海師的軍餉太高,朕偏心的話,那麼這件事好辦,朕將他調到海軍去便是了!哪兒軍餉高,有本事就去拿好了!”
諸將聽罷之後,只得諾諾的答應下來,退了下去,從此傳開之後,陸師的軍將們便再無人敢埋怨海師的軍俸超出他們了!
不過對於海師和陸師之間的這種競爭,肖天健卻並未太過深入的干涉,自古以來,在中國水師其實一直都是陸師的附庸品,但是到了他這個時代,水師的地位第一次被他提高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完全獨立成軍,成為了一個徹底獨立的兵種,所以海師方面在沒有什麼顯赫的戰功之前,被陸師歧視實屬正常,這樣也正好可以迫使海師的兵將們發憤圖強,去爭取建立他們的功勳,只有如此,海師才能逐步的成長起來,形成他們獨特的海軍文化。
作為海軍眼下的臨時總都統劉江,得到了肖天健的聖諭之後,趕緊出列答應了下來,這大半年來,他麾下剛剛成立起來的海軍,實力增長的很快,肖天健這個皇帝對於他們海軍的建設,傾注了極大的心血,時常親自到船廠巡視,並且短短半年之中,兩次前往寧波府和松江府觀摩海軍的訓練,只要海軍需要的,他只要得知,便會著令諸部給予最快的解決,而且海軍兵將的薪俸軍餉遠遠超出陸師兵將的薪俸,可以說他們海軍這半年多來,肖天健對他們是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要人給人,無不體現出了肖天健對於他們海軍的重視程度。
面對著這樣的隆恩,海軍上下兵將們無不對肖天健感恩戴德,這也是他們在舟山對鄭軍水師一戰之中,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