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將們還繼續悍不畏死的奮勇向前,最終收復了舟山群島的原因。
既然聖上這麼重視他們海軍,該給他們的都給了,現如今讓他們表現一下,劉江又如何敢有半點怨言呢?所以劉江聽旨之後,便立即在內心裡面磨刀霍霍了起來,打定主意這一次南下作戰,怎麼他們海軍也要再幹出點功績給陸師的兵將們看看,今後也讓他們海軍的兵將們可以在陸師面前挺起胸做人。
除了戰船一條接著一條的下水交付他們之外,海軍方面還在肖天健的聖意之下,組建起了兩個陸戰營,並且按照肖天健給他們提出的意見,這兩個陸戰營除了正常的按照陸師戰兵營訓練之外,還增加了隨船出海的訓練,裝備上也和陸師有一些區別,陸戰營不裝備沉重的火炮,作為他們的火力支援,虎蹲炮成了他們的必備之物,這更方便於他們偕行,登陸的時候不會造成太大的困難。
陸戰營的主要任務也不是打什麼攻堅戰,而是以突襲戰為主,主要任務是配合海軍對敵方控制區的岸邊發動突然性的攻擊,奪佔灘頭陣地之後,堅守到大批陸師兵馬來援,雖然兩個營人馬不多,但是在肖天健的授意之下,全都是從諸軍之中抽調出的精英軍官構成,雖然成軍時間很短,但是戰鬥力絕不容小視,舟山一戰之中,兩個陸戰營雖然只有一個剛剛成軍,投入到了作戰之中,但是卻也表現出了相當的戰鬥力,就連劉耀本看罷了這個陸戰營的戰力之後,都饞的直流口水,想要將這一營陸戰營給拉到他的麾下,要不是肖天健不準的話,保不準這個陸戰營就被劉耀本給偷吃掉了。
現如今海軍方面雖然還無力和鄭軍水師在大海上正面相抗,但是卻也已經擁有了相當的實力,只要小心行事,也能給福建沿海造成相當的壓力。
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議遷都
就在早朝之時,諸部官員再一次提出了定都之事,現如今大中朝已經建立過了一年時間,肖天健卻還沒有最後確定定都在何地,這對於大中朝的許多事務,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現如今北京已經被肖天健攻克,收入了囊中,官員們在年前便開始多次討論過定都之事。
現如今朝中有兩個意見在進行爭論,一個意見是現如今北京已經攻克,而且因為北京在拿下來的時候,並未發生激戰,在肖天健的嚴令之下,大中軍入城之後軍紀比較嚴明,北京城內的各個官府衙門以及皇城都沒有遭受太大的破壞,所以部分大臣認為,肖天健完全可以將京師定都在北京城之中,這樣好處是隨著京師定都北京之後,定會使得北方的經濟恢復更快,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口北遷,對於恢復因為戰禍和天災造成人口劇減的北方得以更快的恢復。
但是也有一部分大臣的意見是北京城距離關外太近,容易受到關外蒙古人抑或是建奴的侵擾,另外定都北京,要花費很大,倒不如就定都在南京城之中,而且南京城地處中國中間的位置,可以有效的兼顧到南方,再加南京城周邊皆為富庶之地,定都南京可以減少對於北方的漕運負擔。
這兩種意見已經爭論了很長時間,大臣們也各抒己見,為此爭論不已,所以眼看著北方局勢逐步平定下來,這件事便再一次提了出來。
肖天健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件事,而且他也是比較傾向於定都在北京城,因為一旦大中朝定都北京的話,政治中心註定會北移到北方,這對於北方經濟和人口的恢復,無疑會助益良多,而且有助於下一步恢復對遼東乃至是蒙古的統治。
因為地緣的原因,中原政權這幾千年來,屢屢遭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對於北方局勢的穩定來說,定都北京都可以加強對於北方的控制,這一點肖天健是認同不少力主定都北京的大臣的意見的。
但是之所以肖天健遲遲沒有下定決心馬上定都北京城,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南方几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