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知道,在南北朝時,造紙術是有了根本性的發展的,有了大量的造紙作坊出現,也使喚得紙的質量更好,價格更便宜,讓紙真正的成為了文字的載體,取代了簡、帛。而制墨也是一樣,到了此時,成為了比較成熟的產業。
“三郎,要想從那些作坊裡挖出造紙和制墨的匠人,比直接買他們的作坊還要難的。特別是那些懂得關鍵技術的匠人,許多往往都是那些家族裡的奴僕部曲,想挖都是挖不到的。”
造紙和制墨雖然如今成為比較成熟的產業,但每個掌握著這種產業的家族,都是嚴守秘密。想靠挖人來另起爐灶,比直接收購別人的作坊更難。
該死的封建思想,太保守了,怪不得社會難以進步,就是這些人妨礙了啊。
手裡拿著錢,居然收購不到作坊,也挖不到技術人才,這讓張超很火大,還不如後世付專利費呢。
“實在不行,那我們自己建作坊,自己培養工匠。”
“可是我們沒有那技術啊!”
張超冷笑幾聲,“不就是造紙和制墨嘛,算不得什麼高深的本事,我就會!”
小鄭管事望著張超,一臉不信。(未完待續。)
第286章 栽桑種茶(九連更!)
要瘋就瘋到底了,謝謝刀在手跟俺走的打賞!第九章,今天兩萬八了,我繼續碼字去!
聽聞張超回了灞上,趙四娘趕來拜謝。
她家積存的那些糧食,張超一句話,灞上酒業便直接全部收購了,完全按市場價收購,並沒多要趙家讓利半分。雖然這個價,趙家依然是虧的褲子都沒了,可起碼還算剩下了條小褲衩的。
當初以鬥米四五百錢的價格收的那些糧食,到現在只能以鬥米五十文的價格清倉。以十分之一的進價出貨,一進一出就虧掉了九成。而且這還沒有算上趙家為了籌這些購糧款借貸,而要付的高利。
若再算是大半年的資金佔用的損失,趙家真是血虧巨損。
但起碼現在張超買了她們家的糧,讓她們還能拿回一點點本錢,這點錢雖然不多,可卻好歹能還掉先前借貸來週轉的資金,拿回他們家的抵押莊田鋪產了。只是,如此一來,趙家多年積蓄算是付之東流了。
“借張家的三千貫錢,我們暫時還拿不出來,得過幾個月。”
隔了一段時間未見,趙四娘又銷瘦了不少,下巴都尖了。
“這個沒事的,畢竟當初也是說好免息借給你們半年。”張超笑道,“其實你也別太擔心,就算到了半年,你也不用急著還,我也不會收你利息,你可以等情況好了再慢慢還不遲。”
趙四娘挺堅持的道,“白紙黑字的契約,我們是不會反悔的。若到期我們還是還不上,到時張家可以把我們當初抵押的田產收去抵債就好。”
崔鶯鶯聽說趙四娘來了,還特意讓紅線過來請她去喝茶聊天。這女人,上次得了張超保證說對趙四娘並無那種意思後,對趙四娘變的熱情了起來,經常派人給趙四娘送些東西,連張家那在長安名媛貴婦圈裡風靡的香水,也都給趙四娘送過幾瓶。
中午,張家的院裡飯菜飄香。
張超在院裡擺了數桌,請書院的先生、作坊的管事,還有里正村正等一起吃飯。
飯菜延續了張家一貫的風格,葷多素少。
不過張超雖然每頓都要求葷多素少,可真正吃起來,他的筷子卻基本都是夾的素菜多。尤其是今天桌上有幾道野菜。
熱油快炒,放了點茱萸做的辣醬,再放點蒜子,田裡採有野菜出鍋端上來還青翠青翠的,吃起來口感也極好。
就連村正他們,也都覺得張家的野菜就是好吃。
以往野菜也是農家們桌上的常菜,可吃了幾十年,大家早厭惡野菜了,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