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野菜毫無味道,吃的刮腸子。但今天張家的野菜,卻味道又鮮又好吃。
張超喜歡魚肉,但不會專門吃大魚大肉,因為他可是很講究飲食營養均衡的,又不是那些個爆發戶,一朝暴發,便整天雞鴨魚肉把自己給吃成了一個大胖子。看看那些豪門士族,就較少這種大胖子,因為他們會講究健康,這跟後世人一樣。
沒的吃的時候,就想著天天吃大魚大肉。可等條件好了,又想著健康長壽,得吃清淡,甚至只吃素了。
“大家別客氣,這唐僧肉、東坡肘子還有水煮魚,都夾著吃啊。”
老爹坐在那裡,熱情的招呼著大家。他對現在的生活挺滿足的,一切都好,只要張超不再想著去闖禍,就好了。
有了張超父子的招呼,大家倒沒客氣。
雖然這半年來,跟著張家一起,也沾了不少光,家裡進項多了很多,偶爾也能割兩斤肉,不過緊巴著過了幾十年,面對著一桌子的雞鴨魚肉,大家的胃口還是很好的。
飯後,張超與大家坐在有地暖的屋裡商議著事情。
里正做為縣裡鄉上的代表,找張超要募捐點錢,這也是縣裡的慣例了。每年年後,這段時間就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不少孤寡家庭生活還是挺艱辛的,得官府救濟。但官府也沒錢,平時一點辦公經費,還靠公廨田收租以及公廨錢放貸收息呢。
因此,這筆開支,最終不免又得攤到下面去。寧民縣的縣令很體恤百姓,因此這錢自然就得向富戶們勸捐了。
張超無奈的笑笑,這也似乎成了這年頭判斷一個好官壞官的標準了。好官,他們要攤派的時候,會找富戶大戶。壞官,則找普通百姓。
其實張家去年冬天和過年的時候,也拿出不少的錢糧布匹薪炭這些,送給那些鄉里的孤寡。但個人行為歸個人行為,官方歸官方。縣裡開了口,張超還不能拒絕,要不然他就是為富不仁。
“過了冬,路上化凍,好多路都成爛泥漿路了,不少地方橋也有毀壞。照例,縣鄉得出錢出糧,招民夫修路補橋。”
“該出多少,里正一會直接說個數,找賬房拿錢去!”張超挺豪爽,反正這也是避不過的,一點點錢糧也不多,也就懶得去說了。
里正如期的從張家要到了錢,而且張超還大方的多給了不少,這讓里正很有面子。哎喲,張三郎哪怕當上了大學士,也很尊敬我這個里正爺的啊。
“三郎啊,這馬上就要開春了,有件事情得給你提個醒啊。”
里正提醒張超記得開春後栽樹。
栽樹,這是朝廷的任務。
朝廷均田授地,也是有附帶要求的,比如你得交租庸調,交糧還得交納絲或麻,還得服二十天免費勞役。
此外,為了保證你能向朝廷交納絲麻,因此朝廷有特別的規定,授田之後,永業田每畝至少得種五十顆桑樹。
過去在唐以前,均田的地也是分永業田和口分田,其中口分田又叫露田,死後要歸還。永業田是可以傳給子孫的,露田種糧,而永業田得種樹。
種桑樹、棗樹、榆樹,反正得種很多。
不準用露田種樹,也不準少種不種,不然的話,朝廷有權隨時收回你的田。
新授田之後,朝廷給三年時間種樹完。
張家父子去年授了許多地,所以今年就得按規定數量種上樹。
“三郎,按朝廷均田令,所授永業田,每畝課種桑五十根以上,榆、棗各十根以上,三年種畢。鄉土不宜者,任以所宜樹充。”
張超父子都是實授了一丁一百畝地的,其中就各包含了二十畝永業田。好在他們的勳爵永業田和官人永業田,倒是不需要強制種樹。
但就算如此,張家的四十畝人丁永業田,也需要都種上樹。一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