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必感激革命派的恩德。張謇當年真是低估了學生的文才,沒有看出不喜為文的袁世凱其實是做大文章的高手!
南京的臨時政府見袁世凱真正把皇帝逼下了龍庭,當然不能失信,但以孫中山、黃興等人為首的革命黨人,總對這位在滿虜官場中混了三十多年,幾個月前還一再聲稱在中國應行君憲不能行民憲的袁世凱很不放心,他們決定要對他實行一些制約。獨立省區的代表們在皇帝未退位之前,幾乎都一致認為把大總統一職讓給使皇帝退位的袁世凱是應該的,現在真的要讓他做總統了,大多數代表又擔心起來。他們怕袁世凱說話不算數,會剝奪他們既得的權利地盤,更怕他哪天翻臉不認人,對他們打擊迫害。於是緊急開會,制定條款,試圖給袁世凱套上枷鎖,令套上枷鎖的袁大總統始終不敢偏離民主共和的軌道。
第一條款,是匆忙制定《臨時政府約法》。臨時約法規定國家的政體為內閣制,內閣總理及各部總長稱為國務員,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第二條款,中華民國的首都定在南京,不得改變。第三條款,臨時大總統辭職後,俟參議院舉定新總統親到南京受任之時,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始行解職。
孫中山的臨時政府實行的是總統制,沒有設總理,各部總長直接向總統負責。宋教仁熱衷於政黨內閣,劉揆一附和他的主張。各省代表便以為宋教仁有做總理的野心,結果,不僅總理內閣制被否定,連宋教仁的內務總長也被否定了。現在袁世凱要做總統了,為要制約他,又將總統制改為總理制,以便分他的權。北京既是清廷的都城,也是袁世凱的地盤,革命黨人怕袁在北京,他們管不了,便堅持南京的首都地位不能改。再來第三條款加以限制:不來南京不交權。
袁世凱老於宦術,見南京又耍出這幾道把戲來,心中大為不快、他將唐紹儀、楊度叫去,指著剛收到的電報質問:“你們看看,孫文他們來這,一手是什麼用意?”
唐、楊把電報看了下,一時做聲不得。
“他孫文做總統就不要總理,我袁某人做總統,就來個總理牽制我,這像話嗎?”
唐紹儀在上海辦談判,談到中途,以越權之咎被免去了總代表的職務。他一回到北京,袁世凱就對他大加撫慰,說明了此中因。唐紹儀當然能體諒老上司的苦衷。他見電報上寫著總理,心裡頗為興奮,因為一隻要設總理一職,他自度此職就非他莫原制屬。他要促成總理制實施。
“慰庭兄,關於總理內閣制,你不妨接受,只是加上一條:不能行政黨內閣制。因為若行政黨內閣制,內閣總理則由執政黨產生,明擺著總理便落到南邊去了。不行政黨內閣,則總理由總統提名,那麼事情就好辦多了。”
楊度本是最早提出政黨內閣制的,但現在顯然不能再提這碼事了,況且他也有一絲做總理的念頭。他知道袁世凱喜歡獨斷專行,話便說得委婉些:“中國目前的情況,其實最宜行美國式的總統制,不宜行法國的內閣制。不過,南方堅持要改內閣制,也犯不著為此事而影響大局。正如少川剛才說的,只要堅持總理由總統提名,則總統制與總理制實際上是一回事。”
“哦,我明白了。”經唐、楊這麼一指點,袁世凱馬上就通了,只要不行政黨內閣制,設一個總理對自己並無壞處,假若總理敢唱對臺戲罷免他就得了。“好,這一條接受,附上一個條件,內閣是超黨派的,不能行政黨內閣。”
他拿起電報又看了一下,皺著眉頭說:“到南京去就職,是想要我到他們的地盤上去做傀儡,我袁某人從來要自己做主辦事。與其做革命黨的傀儡,我不如做清廷的內閣總理大臣。這南京是萬萬不去的,你們看有什麼好主意可以對付?”
唐紹儀一心巴望新政府早登場,生怕再出亂子,於是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