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南京”級的標準排水量為一萬四千噸,滿載排水量為一萬六千八百噸,艦長為一百六十四米、寬二十一米,最高航速三十三節最大續航距離六千海里:配備三座三聯裝二百毫米主炮炮塔、八座雙聯裝一百零五毫米副炮炮搭、十二座四聯裝四十毫米高射炮、六座雙聯裝四十毫米高射炮與二十四門二十毫米機關炮。

在防空火力上“南京”級在有限的噸位內,達到了戰列艦級的水準。

難能可貴的是“南京”級還擁有重巡洋艦級的主炮。

最初的時候馮承乾並不要求“南京”級配備二百毫米艦炮。原因也很有意思,在“南京”級之前〖中〗國海軍沒有戰艦配備這種艦炮,而且〖中〗國的兵工廠也沒有能力生產這種艦炮與配套的炮彈。如果為“南京”級配備這種艦炮,就得從德意志第二帝國引進,至少得購買生產專利,而這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更重要的是,馮承乾壓根就沒有想過建造配備這種火炮的重巡洋艦。

馮承乾瞧不起重巡洋艦,不是沒有道理的。

要知道,重巡洋艦是“華盛頓條約”下的“怪胎”很像是縮小版的戰列巡洋艦,即過於重視火力,忽視了防護。結果就是,重巡洋艦在擁有火力優勢之後,在與配備了六英寸艦炮的輕巡洋艦對陣時,實際上沒有半點優勢可言。原因很簡單,重巡洋艦的裝甲防護在任何距離上都擋不住六英寸穿甲彈。更重要的是,巡洋艦的交戰距離往往在一萬米以內,很少像主力艦那樣達到兩萬米,而在這種距離的戰鬥中,主炮的射速比炮彈的威力更重要,而八英寸艦炮的射速明顯不如六英寸艦炮。

雖然沒有實戰證明,但是馮承乾非常清楚,重巡洋艦根本沒有多少實戰價值。

事實上,除了〖日〗本與美國,沒有哪個國家重視重巡洋艦,英國皇家海軍只是象徵xìng的建造了幾艘,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根本就沒有建造重巡洋艦。有趣的是,美國海軍建造重巡洋艦的初衷是為了對抗〖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

問題是,為排水量在一萬五千噸左右的“南京”級配備一百五十毫米艦炮,顯然是大艦裝小炮,無法充分利用“南京”級的噸位,也就會造成一定的浪費。此外,〖中〗國海軍擁有的輕巡洋艦,除了當時正在建造的,都擁有二十年以上的艦齡了,根本無法對抗〖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

正是如此,馮承乾才採納了工程師的建議,為“南京”級配備了二百毫米主炮。

這個被迫做出的決定,在大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知道,艦炮不僅僅用於海戰與防空,還是對地打擊的利器。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只有六艘主力艦,而配備了二百八十毫米主炮的“北京”級只有兩艘,除了“南京”級這些配備了二百毫米主炮的防空巡洋艦,剩下的全是主炮口徑為一百五十毫米的輕巡洋艦,而在執行對地打擊任務的時候,一百五十毫米艦炮的威力明顯不足,如果沒有“南京”這樣的防空巡洋艦,〖中〗國海軍在執行對地打擊任務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很多的麻煩,甚至得為此抽調主力艦。

大戰中“南京”級最主要的用途就只有兩個,一是防空,二是對地打擊。

顯然,正是二百毫米艦炮,賦予了“南京”級強大的對地打擊能力。

當然“南京”級最大的優點,就是造價低廉。根據〖中〗國海軍造船廠的報價“南京”級的造價只有“北京”級的一半。這與減少排水量有直接關係,也與減少動力系統的配製要求有很大關係。此外,主炮的造價、以及減少高射炮數量,都對降低造價有幫助,更對〖中〗國海軍大批次採購這種戰艦大有稗益。

一九三八年“華盛頓條約”作廢後,〖中〗國海軍就下達了四艘“奄京”級的訂單。

當年年底,〖中〗國海軍又追加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