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尼米茲答應了下來,但是提出了一個前提條件,即要到中國海軍向中太平洋戰場派遣艦隊之後,再考慮發起反擊
對此,羅斯福沒有提出異議
道理也很簡單,他本來就要求以消耗中國海軍的兵力為主要目的如果中國海軍不向中太平洋派遣艦隊,又如何消耗呢?
顯然,尼米茲在總統面前耍了個小花招
在九月底,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海軍會向中太平洋戰場派遣艦隊,至少不會派遣航母戰鬥群
主要就是,西南太平洋上的戰鬥還沒有結束,中國軍隊還在攻打喀裡多尼亞,離登陸澳洲本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做,而在登上澳洲本土之前,中國海軍沒有理由放棄已經堅持了一年多的大戰略
在尼米茲看來,到一九四二年底中國海軍都不大可能向中太平洋派遣艦隊
如果中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那麼到一九四三年初,才有可能向中太平洋派遣一支擁有兩艘、或者三艘艦隊航母的艦隊,而美國海軍到時候將擁有十二艘小型航母
顯然在一九四三年初發起戰術反擊,對美軍最為有利
可以說,在對大局的判斷上,雙方沒有太大的差別
問題是,戰爭絕不是單方面一廂情願的事情既然一九四三年初美國海軍有望在中太平洋戰場上獲得兵力優勢,那麼中國海軍就會盡一切可能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迫使美軍提前發起戰術反擊
對此,顧祝同有極為清楚的認識
來到關島不到一個星期顧祝同就跑遍了主要島嶼,對中太平洋戰場上的情況有了加深刻的瞭解
十月十三日顧祝同回到關島,給馮承乾發了一封電報
這次顧祝同沒有客氣,直接提出,希望在十月底之前,獲得一支至少擁有四艘小型航母的艦隊
因為顧祝同要求的是小型航母,所以馮承乾立即就答應了下來
在中國海軍中,也有不少的小型航母
當然,中國海軍的小型航母與美國海軍的小型航母不大一樣
大戰爆發前,中國海軍本來就沒有建造多少大型戰艦,僅有的資源都用來建造艦隊航母與防空巡洋艦了,因此在大戰爆發之後,中國海軍並不像美國海軍那麼富裕,可以用未完工的巡洋艦改造成小型航母
中國海軍的小型航母,絕大多數都是由商船改造而來的
雖然在大戰爆發前,中國的商船數量並不多,畢竟中國對海運的需求不是很大,但是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快商船隊原因也很簡單,中國在戰前的主要貿易伙伴是遠在歐洲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即便走蘇伊士運河,從廣州港到威廉港的航線都在一萬五千公里以上,普通商船的航行週期高達三個月如果蘇伊士運河遭到封鎖,商船被迫走好望角,那麼航線長度在二萬二千公里以上,航行週期過了四個月為此,中國的海運企業都對快商船青睞有加大戰爆發的時候,中國的海運企業擁有上百艘航在二十節以上的快商船,佔到了全球總量的百分之四十
當然,大力發展快商船,也與海軍的支援有關
可以說,從一開始,海軍就盯上了這些快商船,因此從一九三七年開始,中國海軍就為每一艘排水量在一萬噸以上、航過二十四節的快商船提供建造補貼,以此帶動海運企業訂購多的快商船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零年之間,中國的海運企業總共訂購了七十八艘該型別的快商船,其中五十六艘在大戰爆發前交付,另外二十二艘也在一九四一年中期之前交付
這些快商船,成為了中國海軍中“準戰艦”的中流砥柱
大戰期間,包括在大戰前訂購的七十八艘快商船在內的、總共有二百三十四艘快商船被改造成了戰艦,其中一百一十八艘被改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