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霏與如意見那鋪子裡頭人多得都快轉不開身了,趕忙扯起一根繩子攔在門口。
芳霏臉上帶著幾分歉意,開口說道:“各位鄉親,且稍等片刻,待裡頭出來些人,咱們再進去,不然人擠人亂糟糟的,大夥買東西也不得勁兒。”
姜長樂和姜錦華手腳麻利地將手中傳單遞給眾人,如意則拿著一張,心中思忖,這裡應該有不少人是不識字的。
便開口唸起來,好讓大夥都能明白傳單上寫的啥,也能讓大夥購物時更順暢些。
再瞧那姜家其他人,都在鋪子裡忙活著呢。一會兒給這位顧客指個路,一會兒給那位講講貨品價格,進店的顧客們,聽著介紹,有的推著木推車,有的拎著大竹編筐子,在各個區域溜達著挑選東西。
來到針線區,一位婦人笑著對身旁的同伴說:“哎呀,你瞧這東西擺得整整齊齊的,咱找啥一下子就能瞅見,可真好!”
那同伴也一臉興奮,忙不迭地應道:“就是就是,你再瞅瞅,上頭還明明白白標著價錢嘞,可比以前方便太多啦!”
有位大嫂在那賣肉的地兒,一眼瞅見了熟得不能再熟的張屠戶家的小兒子張貴,不禁咋咋呼呼地跟身邊人嘮起來:“哎呀媽呀,你瞅瞅這趙家百貨坊,啥玩意兒沒有啊!就說這張屠戶家的肉,那可都是頂新鮮的,秤桿子還硬實,從不幹那缺斤少兩的缺德事兒。”
說著就伸手挑了塊肥嘟嘟、油光水滑的肉,遞過去讓給秤一秤。只見張貴麻溜兒地把肉往秤上一放,稱好後手腳利落地包上油紙包,又拿起炭筆在包外頭寫上價錢,客客氣氣地遞到大嫂手裡。
說起這張貴咋來這鋪子當夥計的,這裡頭還有段小故事。
原來是張屠戶給鋪子供肉的時候,特意提了一嘴,說自家這小兒子機靈得很,想讓他來鋪子謀個活兒幹。
姜長安之前也跟這孩子打過幾次照面,瞧著確實是個機靈鬼兒,正巧鋪子也缺夥計,這不,倆人一合計,事兒就這麼成了。
這邊剛遞過去肉,那邊就見有人選好了貨,跟著引導走到櫃檯跟前。趙氏坐在那兒,手指在算盤上噼裡啪啦地撥弄著,算著價錢。
眼瞅著顧客要結賬了,站在一旁的趙廣松一瞧,這位顧客兩手空空,啥裝東西的傢伙什兒都沒帶,便趕緊指著門口旁邊放著的籃子。
笑著說道:“嬸子,瞅您這兩手不方便,那邊有籃子,您拿去使,不過咱們就今天頭一天有贈送,下次可是要文錢的,以後來可別忘記拿了。”
就這麼著,客人們一個接一個地結賬走人,那鋪子門口從早到晚人就沒斷過溜兒。
直等到過了酉時,這股子熱鬧勁兒才算是慢慢消停下來,大家夥兒這才得以喘口氣。二伯孃趙氏瞅著錢匣子裡頭白花花的銀錢,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兒。
經這撥客人這麼一買一逛,再加上他們走街串巷地跟人嘮嗑兒,這趙家百貨坊可就在清平縣傳開了。
大家夥兒都知道縣裡有這麼一家鋪子,東西全乎得很,而且時不時還搞些優惠活動,實惠得很咧。
眼瞅著天黑了,鋪子關門落鎖,姜家這一眾人等累得骨頭架子都快散了。
姜老爹吆喝著騾小夥,拉著一家老小回到了小食鋪。這時候,李二孃早就把熱乎乎的飯菜給準備好了,就等著大夥回來吃呢。
說來也巧,剛到家門口,姜長盛也下衙回來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往嘴裡扒拉著飯菜,一邊開起了家庭會議。
芳霏把和醉仙樓那些個恩恩怨怨的事兒,一五一十地跟大夥講了一遍,好讓家裡人心裡都有個底兒,往後也能提防著點。
接下來這幾日,不管是小食鋪、姜家滷肉鋪子,還是趙家百貨坊,生意都穩穩當當,沒啥波瀾。
這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