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人,老兩口商量了,便親自過來一趟。
“這錢不多,是我和你爺攢下來的,你拿著身上,出門在外,用錢的地方多。”
看起來大概有三四十兩碎銀,這錢定是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這錢林向安無論如何都不能拿,何況他手裡不缺錢。
“奶,這錢我不能要,我手裡有銀子的。”
王老爺子語重心長地說道,“向安,我和你奶知道林家有錢,但你也是我倆的孫子,渾身上下,也只有這銀子拿的出手了,你就收下吧!”
人不能只坐享其成,而不付出。
一方面是親情,另一方面是人情,不能只想著林向安日後出息了幫扶,而不付出的,天底下沒有這樣的理。
老兩口雖沒讀過書,但做人的道理還是懂的。
林向安看著老爺子緊握他的手,眼神裡的期盼,讓他於心不忍。
猶豫片刻,最終還是收下了銀子。
“爺,奶,這銀子我就收下了。”
王老爺子輕輕點頭,高興地說道:“誒,收下就好。記得路上保重,凡事盡力而為。”
耐心聽著老兩口的叮囑,和林老太一樣,林向安沒有不耐,也沒有厭煩,知道這是他們的好意。
想著老兩口好不容易來鎮上一趟,於是林向安便想帶著老兩口到林家酒肆吃飯。
但被王老太拒絕了。
“我和你爺還有事,要趕著回家,就不耽誤你時間了。”
林向安可不依,“您二老都來了,怎麼能不讓孫子孝順一頓呢,一會我讓和信用馬車送你們回去,耽誤不了。”
最終拗不過,林向安便帶著王老爺子、王老太、王和信去林家酒肆吃飯。
中途讓林家酒肆的小二幫忙,給林遠帶話,讓他幫忙準備些禮品給老兩口。
一頓吃喝,林向安又帶著老兩口去鎮上逛了逛,給老兩口買了一套新衣服和鞋子,原本老兩口嫌貴不要。
但林向安說他自己賺錢,縣裡熱門的民報就是他在弄,讓老兩口安心。
最終被孫子說服了。
帶著老兩口逛了一圈,買了一些鎮上的特產,在加上林遠準備的家裡酒和吃食,全部放在馬車上。
讓王和信將人送了回去。
老兩口坐著馬車回來的,下車時,還穿著新衣服,大包小包的東西往屋裡搬。
村裡的人看到了,紛紛過來湊熱鬧。
王老爺子高興,還沒等人問,就主動開口誇林向安孝順,帶老兩口到鎮上吃喝,非要給他們買這麼東西。
聽得旁邊人,又酸又羨慕。
和家人告別後,林向安便帶著林遠、王和信到縣裡去了。
林向安拿出五十兩銀子給到王和智,讓他下次回王家塢,給王老爺子和王老太帶去。
若是他給老兩口,肯定不要,但他離開了,讓王和智帶過去,說是他孝順的,這錢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就像人情世故一樣,錢和禮各家轉一圈後,又回到自家手上。
和孫文石、楊輝在縣裡碰頭。
等到鏢局從縣城出發時,五人便跟著一起出發了。
去杭州府的路線,是從烏程縣先到德清縣,然後到塘棲鎮,最後才到杭州府,大概有兩百多里路程。
鄉試在杭州貢院,是在錢塘縣轄區。
所以他們最終目的地是錢塘縣。
直接沿著官道走,比較安全和方便。
鏢局的人與林遠素來熟識,他們一路上與林向安和他的隨行人員交談甚歡,態度非常和善且禮貌。
一路行走,六月的天,還不算太熱。
第一日,他們沿著官道,朝東南方向行進,行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