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大家這段時間太辛苦,林向安便約了個時間,準備請大家去酒樓吃飯。
縣裡林家酒肆已經開起來了,並沒有改名字,依舊同樣的店名。
只不過所有的東西,都多了一個圓形圖案,是林家標記。
在原來的基礎上,最佳化了一下,看起來更好辨認。
學報,林向安給每人留了一張,畢竟這麼有意義的東西,自己人肯定得留。
另外還有一份是給張景和的,畢竟選中了他的詩詞,還得給稿費。
綜合考慮,投稿專業文稿八十文,其他類文稿五十文,一首詩詞二十文,雖然稿費不高,但平臺給他們提供了知名度,這不更實在。
下午,林向安去上選修課,見到他的人,紛紛主動和他打招呼,有的甚至跑來問他買學報。
聽到沒有了,失望地走開了。
“我也沒買到,還想說找你可能有呢。”
張景和在一旁感嘆,等他知道的時候,已經賣沒了。
“放心,我給你留了,這一次的學報選中了兩首你哥哥的詩,是有報酬,一會你跟著我去文思苑。”
小院的名字,最終叫文思苑,顧名思義文思湧泉之地,正好是他們撰寫內容的場所。
愣了一下,張景和驚喜地叫了起來。
“真的?”
林向安點點頭,笑著說道,“每期選中的人,都會留一份學報,送給當事人的。”
因為這事,張景和整個練箭的過程中,異常興奮。
最終張景和拿著學報,還有四十文錢,高高興興回家了。
剛回到家裡,就發現住學舍的哥哥張書淮竟然回來了。
“大哥,你怎麼回來了?”
張書淮原本也想去買學報,但因為有事,去晚了,沒有買到。
就在他遺憾的時候,甲班的同窗,紛紛跟他說,他作的兩首詩很有意境,誇他有遠見,竟然投到學報上,還不跟大家說。
當時有的人都選中了,但自己怕丟人,非要回來了。
結果好了,學報出來後,大家才知道是這樣的,一個個搶著買,這不就是讓更多人看到自己文采的機會啊!
當時張書淮一臉懵逼,還問什麼詩,朋友還說他裝,把學報拿來給他看,上面還寫著他的名字。
瞬間想起了,這兩首詩是被弟弟拿走了,當時說借去學習,怎麼就到這個上面去了?
張書淮沒法說,只好笑著點頭應下。
這不立馬轉頭就趕回來,找弟弟要說法,似笑非笑地看著弟弟,“你是不是有事瞞著我?”
“哦,對了,大哥,這是40文錢給你的。”
一臉怪異地看著張景和,這小子平日裡不找他借錢就不錯了,怎的還能給他錢?肯定是在外面惹事了,想讓他幫忙。
“你惹事了?”
張景和一臉無語,但還是好好解釋,“怎麼可能!這是你兩首詩的錢。”
林向安特意叮囑他,讓他一定交到他哥手裡,這不,他沒有把錢貪了。
“一首詩20文,登了兩首,一共40文。”
瞬間反應過來,說的是學報上的兩首詩,張書淮才詫異,竟然還有酬金。
“這學報刊登的文章,都是有報酬的?”
“是啊,這學報上還有投稿地址,讓大家踴躍投稿,若是錄用了,就有報酬。”
張景和攤開學報,將上面印了地址,指給張書淮看,就是投稿到文思苑。
“給我看看。”
將張景和手上的學報拿過來仔細瞧,之前沒有細看,如今才得以看全貌,最顯眼的一篇文稿出自周教諭之手,是深入討論儒學思想的影響。
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