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5部分

,對於周瑜昨日之言,以及對周瑜發無名之火深感愧疚,說道:“公瑾,昨夜朕……”

“昨夜是臣不好,不該頂撞陛下,今日臣願意將功折罪,用這三萬人馬破漢軍營寨,逼諸葛亮退兵!”周瑜信誓旦旦地說道。

“如此,最好。公瑾你且在此,朕回城去了。”孫策心中也有了計議,當即對周瑜這樣說道。

周瑜道:“恭送陛下!”

孫策點了點頭,對徐盛道:“你跟朕來。”

於是,徐盛跟著孫策走了。

漢軍營寨中,諸葛亮接到周瑜派人射過來的書信,開啟看了一眼,便笑道:“周公瑾居然約我鬥陣?”

許靖道:“丞相,周瑜乃吳國的中流砥柱,更與吳國皇帝孫策情同手足,如果能夠擊敗周瑜,那麼就可以給吳軍造成極大的心理反差,於我軍有利。”

“嗯,先生言之有理。傅彤、張南、馮習、劉琰、費觀,隨我出去看看,其他人留在軍營裡!”諸葛亮道。

“丞相,俺呢?”沙摩柯問道。

“你……你好好養傷,鬥陣不是比試武藝,你肩膀受傷頗重,必須好好靜養。”

“這點小傷,不算什麼,俺保護丞相即可。”沙摩柯道。

“呵呵,不用,周瑜傷害不了我。”

沙摩柯再三請求,均被諸葛亮拒絕,最後被人強行拉去養傷,這才算完事。

不多時,諸葛亮帶著傅彤、張南、馮習、劉琰、費觀以及三萬大軍出來,和遠處的吳軍互相對峙。他見周瑜擺出的是魚鱗陣,便讓部下襬出箕形陣,兩軍對壘,主將均策馬向前,諸葛亮見周瑜單人單騎,他也騎著馬向前奔去。

一會兒的時間,兩個人便照面了,諸葛亮看周瑜帶著傷,便笑道:“這不是昔日假扮華夏軍的司馬懿嗎?沒想到竟然是吳國大都督周公瑾,不知道那一箭好不好吃?”

周瑜被諸葛亮這麼一譏諷,心中不忿,便道:“諸葛小兒。當日我誤中奸計,是我一時大意,今日兩軍對壘。比的是陣法上得高低,只憑我身後三萬兵馬。便能將你生擒活捉。”

“好大的口氣啊,周大都督,那我們走著瞧吧。”

周瑜心中不忿,指著諸葛亮說道:“諸葛小兒,這一次我們誰要是鬥陣輸了,就穿上女人的衣服,在萬軍面前行走一圈,你覺得如何?”

“一言為定!”諸葛亮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諸葛亮和周瑜似乎是天生的對手,兩個人的目光中迸發出幽深的寒光,似乎都想憑藉這一戰將對方擊敗。

兩個人同時調轉了馬頭,同時回到了陣營裡,開始聚集部下諸將,吩咐一會兒要如何應對對方的陣型。

陣形這玩意,簡單地說,“陣形”是古代軍隊的野戰隊形,它是人類戰爭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盛行於冷兵器時代。消亡於熱兵器時代。

氏族社會,人類的戰爭表現為部落衝突,當時還沒有軍隊。也沒有什麼指揮,戰鬥大多是一擁而上,如同群毆,自然也就無所謂“陣形”。

隨著歷史的發展,奴隸制國家出現,奴隸主為了鞏固統治和掠取奴隸,開始編制有組織軍隊,並且採用一定的隊形,這就是原始的“陣”。

“陣”是在軍隊產生的過程中。因為組織軍隊和指揮戰鬥的需要出現的,古代軍制學和戰術學的成果。東方的戰陣起源於中國。

中國最早的陣法,據說始於黃帝。黃帝為戰勝蚩尤,從神那裡學到陣法,但這只是傳說,有據可考的是在商朝後期。早期的陣形比較簡單,按照“三師”的編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陣戰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時代極為盛行,當時常見這樣一種情況:兩軍約在某地會戰,列陣整齊,相互攻伐……

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