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5部分

操練,是古代治軍的重要方法。透過操練,教給士卒進退的規矩、聚散的法度,使他們熟悉各種訊號和口令,在戰鬥時做到令行禁止,協調一致,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整體合力。陣法操練是將烏合之眾訓練成軍隊的有效途徑。今天各**隊使用的佇列,就是古代陣法操練的殘餘。目前各國均使用西式佇列,原來東方的佇列已不可見,但是基本的原理是相同的。西式佇列較東式佇列嚴肅整齊,指揮多用口令,東式則是以旗號、金、鼓為主。

中國的兵法重視謀略,陣法處在次要的位置,這是因為,中國的戰爭規模比較大,在動輒以“良將千員,帶甲十萬”的戰爭中,軍隊統帥主要進行戰略和戰役層的思考,戰術還在其次,同時也因為尊崇儒術,重文輕武,對陣法研究不夠重視。

但是,諸葛亮、周瑜則偏向陣法的研究,認為只要有良好的陣型,即使再強大的軍隊,也無法撼動。除此之外,司馬懿、龐統都喜歡研究這些陣法,經常研究《六韜》。

這四個人,既是軍隊的統帥也是戰術指揮員,不能不精研陣法,所以,周瑜一約諸葛亮鬥陣,諸葛亮想都沒想便答應了下來,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生平所學應運於戰爭,從而左右戰爭。

單從諸葛亮安營紮寨的講究就不難看出,諸葛亮對戰陣的頗有一番研究。周瑜也是陣法中的高手,不然也決計不會看出諸葛亮營寨的缺點,昨夜就更不會有孫策率領三千輕騎破十一萬之眾的經典戰例。

吳軍這邊,周瑜大致已經部署完畢,將身邊戰將全部吩咐妥當,他所擺下的是魚鱗陣,是衝鋒攻擊型的戰陣。魚鱗陣,陣如其名,把兵團分成五到六段;一層壓一層,如同魚身上的魚鱗狀。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屬於進攻陣形。主要的戰術思想是,“中央突破”。

諸葛亮怔因為先看到周瑜擺出了這種進攻形的魚鱗陣,所以他便佈置了箕形陣。

箕形陣其實就是w形陣,裡面多了倒v,巧妙就在這裡,裡面的倒v多半是弓箭兵;弩兵之類的遠距離攻擊兵種;所以可以在進攻提供掩護;但是因為排法巧妙;所以不會在正面不打到自己人,但是可惜中間有個倒v所以無法做包圍;不能一齊攻擊。所以是一種雁形陣發展出來的傷亡率小的平地陣形,屬於防守陣型。

這也就是說,諸葛亮首輪採取了守勢。而是讓周瑜來做主動的攻擊一方。他這樣做,也是出於實際情況。昨夜剛剛遭受重創,加上士兵人困馬乏,所以攻擊力會略顯不足,倒是採取守勢較為實在。

只要能守住周瑜的魚鱗陣的階梯性連續攻擊,他就是獲勝的一方。

兩軍對壘,完全安排妥當,諸葛亮帳下傅彤、馮習、張南、費觀、劉琰各就各位,每個人負責指揮一部分兵力。而他則完全退到大軍的最後面,讓人牽來一輛馬車,自己坐在馬車上觀望。

“咚咚咚……”

此時,吳軍擂響了第一通戰鼓,吳軍佈置在第一階梯隊形的盾牌兵準備就緒,而凌操率領第二階梯隊形的騎兵也做好了準備,隨時彌補第一階梯隊形的兵力不足。

“咚咚咚……”

吳軍擂響了第二通戰鼓,凌操身後的兩個階梯隊形也已經做好準備,蓄勢待發。

大戰一觸一發,周瑜、諸葛亮的鬥陣將正式拉開帷幕。就在兩軍對壘的時候。一行十餘騎的騎兵悄悄地登上了一處高坡。為首者拿起望遠鏡,遠遠看去,見吳軍、漢軍都各自擺出了不同的陣型。淡淡地說道:“來的真是時候,精彩一戰,不容錯過,諸葛孔明和周公瑾這兩個人傑的爭鬥,今日便可揭曉。”

說話之人,正是華夏國徵南大將軍司馬懿,昨夜他接到陳武的報信,說諸葛亮先投降了吳軍,然後又反叛吳軍。正在包圍長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