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學士3

夜幕降臨時,貝倫終於趕到巖門堡。這是一座建築在隘口的城門堡壘,兩側山丘拔地而起,西側高丘是日棲山脈的延伸,東側的矮丘連綿數百里格直至王室領與邊疆地的邊界。巖門堡在兩邊山丘的山脊上各有一座塔樓,中間是鋼鐵格柵的大門,足有一百尺高。

此時巖門堡的大門已經關閉,只留塔樓邊上一扇側門。塔樓上的守衛握著長弓,觀察著下方的人流緩緩經過。側門的邊上駐守著兩個持戟守衛,另有一位身穿環甲,腰掛長劍的騎士。

除了在學城中留下的數百人的守備隊,這些是學會僅剩的軍士。百年前的學會還擁有數千名騎士,時至今日卻只餘幾十人。如果某位領主想進攻學城,只消數日便可以成功佔領。然而又有誰會去冒著與整個統一王國為敵的風險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呢?

貝倫在巖門堡附近的一個小村莊外的小樹下露宿。往日人跡罕至的村子已被苦修士與自由騎士們“佔領”。自由騎士吵嚷著要在村民家借宿,苦修士們則安於村舍外的稻草堆。

他裹著鋪蓋毛毯,倚著樹幹和衣而睡。月光被流雲遮蔽,營火無法驅散長夜的寒冷,朔風猛烈,將貝倫從淺眠中驚起。他仰望長空,仍是陰翳黑夜。

自加洛提醒他天象徵兆起,貝倫便每晚都會仰頭觀察星象變化。可一連七日都是陰雲繚繞,只有神之眼穿透一切,將其星芒照耀世間。

貝倫再無睡意,從巖門堡至學城只有兩日騎程,離目的地越近,他內心便越是焦急。於是他決定收起羊毛毯,解下牡馬系在樹上的韁繩,徹夜趕路。

穿過群山環伺的山谷,右邊的河流漸漸向他靠攏,馬蹄踩踏的碎石小路亦變成鬆軟的河濱小徑。白頁河,其源頭為聖赫米里提峰,流經學城後向西拐行,繞開十字路口鎮,最後又往東彎繞,於三船鎮注入界河。曾為學徒時的貝倫,在白頁河中度過了難以計數個夏日。

左邊青色的冬麥地在偶爾透過雲端發散而出的晨光下,尤顯得美麗和諧。亦有牛羊覓食的長滿如矢車菊、麥仙翁和紫草等雜草的荒田相襯。田埂間的農民呆呆地站立,望著賓士而過的旅人,目送徒步行進中的苦修士。

當學識塔燈火在暮色中將其高聳入雲的輪廓顯現出時,貝倫終於鬆了口氣。他停下了腳踢馬刺的動作,牡馬的步伐瞬時放緩。這一整天,他除了中途休息了幾次,在白頁河中飲馬,其餘時間都是在馬背上度過。此時他身下的牡馬已是大汗淋漓,無法再繼續狂奔,貝倫剛從馬上翻身跳下,它便轟然倒地。

貝倫默默觀瞧牡馬許久,然後將馬的眼睛合上,解下鋪蓋卷,步行前進。

學城亦稱舊都,早在皮伊塔安家族以前的諸侯王們都於此地為自己的都城。其建造於何時,由何人所建,已無從可考。皮伊塔安家族未稱王前,加洛林家族已統治舊都數百年,後來雷蒙·皮伊塔安在界河邊上建造了新王堡,將新城市命名為雷蒙城,並決定把都城遷至彼處。

雷蒙城的建立並不意味著皮伊塔安對舊都統轄的結束,其稅賦仍屬於皮伊塔安家族,直到學會博士們召開大會議,決定接管舊都,並改名為學城。

以上的歷史在學會編纂的文獻中均有記載,但其細節卻只是寥寥數筆,大會議的內容並沒有被記錄下來——或者說已經丟失,皮伊塔安家族為何會接受大會議的決議也始終是個謎。

殘破坍塌的牆垣在點點星芒中逐漸清晰,這裡本屬於舊都的外城牆,但學會決定不再對其進行修繕後,原有的高大城牆便在風蝕雨淋的摧殘下開始斷裂崩塌。事實上,學城的城郭也有著相同的命運,只是石料塌落後便會被學城中的居民們搬去用於建造房子。

學城中的星火閃爍迷眼,沒有了城郭的邊際,居民的房子便肆意建築,但相較於仍為舊都的時期,住在學城中的人也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