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吞,逐步入佳境;抽絲剝繭型,群戲很精彩;不刻意煽情,結尾驚呆了。”
“墨菲的創作於平靜中爆發,平緩的敘事背後是可怕的真相,我跟著影片和記者一起發掘事實的時候,想到這是真事事件的時候,都會對這個世界充滿懷疑。但最終,看到有些一群人在衝破所有障礙發掘真相,維護正義的時候,感到了希望,另外片子很真實,很感人。”
“題材為王!墨菲的這部《聚焦》,沒有絲毫特效,卻有排山倒海的氣勢,如有千軍萬馬般心潮澎湃。”
就在賈斯汀為《聚焦》又贏得爆棚的口碑興奮的時候,那個亞裔記者帶著收集到的一眾資料,也回到了這家酒店。
第七百五十五章一語天下驚
回到酒店的房間,那名亞裔記者找出自己的膝上型電腦,開始整理今天收集的影迷評論,將錄音機記錄的內容單獨儲存到一個資料夾中,率先發給了遠在萬里之外的編輯部,然後又開啟文件,邊回憶今天下午看過的那部電影的內容,邊敲擊著鍵盤,準備一篇屬於自己的評論。
這名記者雖然剛剛開始跑好萊塢這條線,但之前在國內就是專業的電影記者,對於電影有著相當高的鑑賞水準。
“墨菲斯坦頓的新片《聚焦》,是一部相當有深度和值得人們不斷反思的電影。宗教團體如今在西方社會依然佔有相當重要的分量,因此這樣一部敢於直面抨擊天主教內部體制的作品,從它一出生起就帶著令人敬畏的勇氣和力量。就像電影中那些為真相而戰的新聞工作者,他們向全社會的發聲表明了輿論的積極態度。這種態度對於那些還在默默忍受的人是鼓舞,對那些無知縱容者是警醒的刺痛,對借上帝之名犯罪的人是直面的鞭撻。媒體顯然有影響輿論導向的作用,因此媒體的正義良知也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希望。因而影片裡焦點團隊的記者不畏艱難取得最終勝利的畫面最讓我熱血沸騰……”
當然,作為就職於國內某著名的自由派報社的記者,他的評論還是很有針對性的。
“宗教信仰於國人的聯絡可能並不那麼緊密,但在西方社會卻有著源遠流長的背景和根基。即使進入現代社會,宗教團體雖不再像中世紀那般掌控著西方社會的方方面面,但它的影響卻無處不在。就像美國這種極為開放文明的社會,它的宗教影響也大大超出我們的想象。我最近在讀英國著名無神論者理查德道金斯的一本書《上帝的迷思》,裡面有一小節內容專門談及了當今美國社會主流文化對於無神論者的一些偏見和不公,尤其談到了信仰對於美國人政治生命的重要性,他說:對於任何總統候選人來說,公認的事實是,信奉無神論的自白不折不扣是一種政治自殺。”
“影片裡遭到神父侵害的孩子有很多相似點:低收入家庭、沒有父親、離異家庭等。一名受害者說:‘如果你是一名窮人家的孩子,宗教十分重要。而當一名神父留意到你時,那可是件大事。他叫你收拾一下詩歌本,或者倒下垃圾,你會感到自己與眾不同,就好像主在請求你的幫助。’這些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在天主教中,神父主持彌撒,施行洗禮,聽人告解懺悔,甚至為人治病等等。在信徒眼中,神父這樣的神職人員彷彿自帶上帝的榮光。因而被神父看重,那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但令人憤怒的是,也正是藉著這層神聖外衣,一些神職人員卻屢屢向未成年兒童伸出魔爪。”
“電影中涉及醜聞的天主教的龐大的資料證明人們對此類事情不可能一無所聞,更別提教會內部。可是為什麼少有人公開指責呢?電影提供了好幾個觀點:一是受害者羞於開口;二是教會自上而下的庇護,對犯案神職人員不予處置,繼續任用。即使有受害者開口,面對勢力強大的教會,他們也往往處於弱勢,很多案例會被私下解決;三、偶有正義者替受害者發聲,也很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