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無所不在的教會勢力施壓和諧。警察包庇神父,律師與教會合謀,法院替教會封存關鍵證據……”
“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就是大眾對此事的沉默和縱容。這其中有一部分人對權威會有種自然的懼怕和自卑;另有一部分信徒,會出於捍衛教會和領袖的聖名而為尊者諱;更有極端者甚至會不相信鼓起勇氣揭露骯髒行徑的人。我忘記了在哪裡看過的一則事例,是說女兒告訴母親教會里平日受人尊敬的牧者對她有不軌行為,母親在聽到女兒的不幸後不為女兒鳴不平,反而氣憤地認為是女兒在汙衊那個在她眼中堪稱聖潔的人……”
“對於權威人和權力的質疑與挑戰需要極大勇氣,對於媒體行業尤其如此……”
寫到這裡,這名亞裔記者忽然停下了敲擊鍵盤的十根手指,不知道為什麼,思緒突然飛到了他生活和工作的那個國度,尤其是權力與媒體之間的關係。
他最大的感概就是美國的媒體到底姓什麼呢?
《聚焦》是一部極度寫實的電影,他看過相當多北美媒體的報道,有自由派的、有右翼的、有保守派的等等,都非常承認這一點。
電影留給他最深印象的還是媒體對於強權的抗擊……
作為一個南方自由派報社的記者,這位亞裔的大腦不可避免的被一些腐朽的東西侵蝕過。
亞裔記者坐在膝上型電腦前,一些被這部彰顯媒體自由和力量的電影刺激的膽大妄為的念頭,不停的往外跳,跳著跳著他就腦袋發熱,雙手十指不自覺的落在鍵盤上面,敲擊成了一篇文章。
“每年一度的某臺過後,某個新聞節目總是說這臺晚會:在和諧、歡樂的氛圍裡傳遞了社會的正能量和濃濃的家國情懷,獲得主流媒體和廣大網民的點贊。某主流報紙總會在頭版發表文章《傳遞正能量》,並配發評論《向著夢想或者理想進發》;某評論社發表評論員文章《普天同慶》……”
“但是,在普通人為主體組成的社交平臺中,大家對晚會的評論卻是別樣的,吐糟不斷。眼看著晚會被搗鼓成了加長版的聯播新聞,估計絕大多數人在觀看的過程中,心頭上的***都一再跑過吧。那麼,為什麼大家所看到的與主流媒體上所評價的是兩樣的?兩者難道不是同一臺晚會?難道是一個分裂的社會嗎?”
“主流媒體姓什麼,一目瞭然,而那些不想改姓的媒體,只有一個下場!廣電部門要求外資企業不能在境內提供影片服務,將全面封禁!”
“這就是我們的現實,不接受也得接受。更何況,更高的指示還說了,新聞輿論工作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新聞輿論媒體的所有工作都要體現統治層意志、反映XX主張,至於評價,還是不說為好。”
“忽然想想,某規劃局前副局長好冤。當年因為違規建設,他向過來採訪的記者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他說:‘你是準備替我家老大說話,還是準備替公眾說話?’結果,一語天下驚。這番話被當成雷語,迅速傳遍全國,副局長一下就成為了網路紅人。現在看,副局長才是真正的具有前瞻性的政治家,他早早就預見到了一些事情……”
“不得不感慨,時局變化太快,快到目不暇接,快接不住一直往下狂跌的眼鏡。很好,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都應該高呼萬歲,謝主隆恩!”
寫到這裡,亞裔記者之前的正兒八經的影評忽然寫不下去了,最大的無力感出來了,他覺得自己就像太監評論皇帝的性生活一樣,自己不行,卻對別人說三道四……
從小受到的教育告訴他,歷史總是在往前發展的,今勝於古,後勝於今。但是,眼下的現實,卻讓他這個媒體從業者非常明顯的感覺到,媒體和輿論方面,今天還不如昨天,甚至不如前天。
長長的嘆了口氣,亞裔記者將後面的內容單獨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