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呂永志心裡的仇恨也愈深。在母親的教導下,對於父親他還只是心存一份怨氣,怨父親的薄情寡義、耳軟心活。但對於那兩個奸徒,他是恨不得食之肉,寢之皮。
痛定思痛,呂永志認為這一切都是那些卑微低下的賤人不安於命、不守其分,妄想攀上高枝,麻雀變鳳凰,才造成如此惡果。
他決心要從根上阻止這樣的慘劇在他的後嗣子孫身上發生。
在呂永志二十歲那年,在他頭生兒子的週歲宴上,他頒佈了這樣的家規:
“但凡呂氏子孫,娶妻無論貧富,須要家世清白,正室所出。呂氏之家業,只能由嫡出子孫承繼。如正室無子而妾侍生男,則當留子棄母。妾侍永遠不可扶為正妻。庶出子孫不得參加宗祠祭祀,不得在族譜中留名。”
他還在離呂家堡五里之外的地方建起了呂家莊。把族中庶出子弟全部遷出了呂家堡,安置在了呂家莊。
那條家規被他刻成了銅牌,懸掛在呂氏宗祠的牆上。
呂永志自母親死後,性情大變,從曾經的天真溫和少年,變成了一個兇殘暴虐之人。
他仗著財勢,廣蓄姬妾,卻只是將她們作為洩慾的工具,肆意踐踏蹂躪。若稍不如他意,輕則鞭打,重則關入黑屋子裡囚死。對於家中奴僕,法度更是嚴厲,他定出了多如牛毛的堡規。如稍有觸犯,則嚴懲不貸。
他將對那兩個*他們母子的奸人的仇恨,全部發洩到了這些無辜的人身上。唯有這樣的發洩,才能稍解他思母之苦,使他心裡能夠暢快。在呂家堡裡,他成了人們望其影子而膽寒,聽其聲音就心驚的魔頭。
在接下來的上百年裡,呂家堡的歷任堡主雖不像呂永志那麼殘暴,但那條家規一直流傳了下來。
每個呂氏嫡系子孫娶親的前一日,必須進到宗祠內,在銅牌之前長跪,高聲誦讀家規十遍,以表明牢記祖宗的教訓。
家規 第一章 枸杞烏雞湯(1)
第一章 枸杞烏雞湯
呂家堡的財勢是越來越大,店鋪、機坊更是開到了京城和蘇杭等地。但呂家子孫卻是人丁不旺。到了呂正龍父親這輩,嫡系正出的只有兄弟兩個。為了儘快地開枝散葉,兩人相繼早早娶妻成婚。
大堡主的妻子果然不負眾望,兩年後生下了一個男嬰,就是呂正龍。可二堡主的妻子進門四年,卻一直沒有生養。在呂正龍五歲那年,那弟兄兩人同去蘇杭的店鋪巡視。在遊太湖時,坐的船沉沒,兩人同時落水身亡。
噩耗傳來,呂家堡裡頓時佈滿了愁雲慘霧。大夫人雖然才二十四歲就成了寡婦,但她到底還有個兒子可以依傍。二夫人無兒無女,二十一歲的青春年華就要獨守空房,孤苦地度過那漫長的人生。
二夫人為了排遣心中難耐的淒涼寂寞,請求掌握著堡主大權的嫂子讓她從呂家莊的庶出子孫中,挑選一個作為螟蛉義子,好膝下承歡。但大夫人斷然拒絕了她的請求,說祖宗家法在那裡,有誰敢違?等有了孫子自然會挑一個來承繼二房,不需那些賤種為嗣,二夫人沒了指望,抑鬱成疾,沒幾年就魂歸了離恨天。
呂夫人為了早日抱上孫子,在呂正龍十七歲時就為他娶了自己的內侄女為妻。無奈天不從人願,那薛氏過門了好幾年,肚子卻一點動靜也沒有。呂夫人心裡著急,又是尋找各類偏方,又是燒香求佛,可五年過去了,別說是兒子就是女兒也沒得著一個。呂夫人無奈,只得按著兼祧的習俗為兒子娶了二媳婦米氏。
米氏的肚子倒還很爭氣,嫁過來不到一年就有了身孕。這下呂夫人真是喜上眉梢,把她視作了珍寶,忙吩咐廚房好湯好水地補養,又把新落成的庭院給她居住,取名為鸞儀園,和那舊有的鳳嘯閣遙遙相對。
誰知剛開心了幾天,米氏就小產了。呂夫人那感覺就好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