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罕布什爾”號的a炮塔並不比b炮塔幸運多少。當時,b炮塔只打出了兩排炮彈就被摧毀了,而a炮塔也僅僅只打出了四排炮彈,就被“南昌”號上打來的穿甲彈給擊毀。當時,第三枚命中了a炮塔正面的穿甲彈就擊穿了裝甲,而且在炮塔內部爆炸。炮塔的頂部裝甲被爆炸產生的巨大壓力給衝到了半空中,如果不是因為炮塔與彈藥庫之間有自動關閉的裝甲滑門的話,那麼下方的彈藥庫也將被引爆。在看到了敵艦a炮塔也完蛋了之後,“南昌”號上的炮手就沒有再浪費彈藥,重新選擇了瞄準點。
“南京”號的表現差不到哪裡去。前面兩輪炮擊因為瞄準點過高,炮彈都擦著艦橋的頂部飛了過去,沒有構成威脅,瞭望員很快就校正了炮手的誤差,“蒙大拿”級的艦橋要比“依阿華”級低矮一些,瞄準點應該向下壓。在打出的第三炮彈中,就有兩枚穿甲彈準確的命中了艦橋的正面。這兩枚穿甲彈足夠摧毀整個艦橋,連同艦長在內的幾十名官兵全部傷亡。“新罕布什爾”號也因此失去了統一指揮。
打到這個時候,“新罕布什爾”號的側面已經暴露在了兩艘“新省會”的炮口下。此時兩艘戰列艦上的炮手已經有了充足的信心,戰列艦主炮炮塔的正面裝甲是最厚的,穿甲彈既然能夠擊穿炮塔的正面裝甲,那就肯定能夠擊穿其他所有部位的裝甲。也正是如此,當時兩艘“新省會”在將炮口轉移到了敵艦的側面時,瞄準點都壓得相當低,主炮的炮手並沒有想到要首先摧毀敵艦側面的副炮,而是準備直接打擊敵艦的艦體!
在遠距離炮戰中,炮彈經常能夠擊中敵艦的水下部位,可是在近距離炮戰中,炮彈很難擊中敵艦的水下部位,主要原因是,近距離炮戰時,炮彈的彈道很平直,入射角度也不會太大,當炮彈落在水面上的時候,因為水與空氣的密度不一樣,炮彈很容易被彈起來。這與“圓桶”炸彈在水面上彈跳的原理是一樣的。因此,在近距離炮戰中,交戰雙方是很少直接打擊敵艦的水線附近的部位的,當然,在摧毀了敵艦的主炮,而且暫時找不到其他更有價值的目標前,壓低瞄準點,嘗試著打擊敵艦水線附近的艦體也不是不可以的。
在5000碼的距離上,26式穿甲彈對“蒙大拿”級側面垂直裝甲的穿透率不會低於五成,只是炮彈的引信問題還是會嚴重的影響到炮擊的效果。從六點四十五分,到六點五十分,“南昌”號與“南寧”號一共打出了158發炮彈,其中有至少110發炮彈命中了“新罕布什爾”號的右舷,大概有一半的炮彈打在了水線附近。就算這些炮彈都不爆炸,也在“新罕布什爾”號的艦體上開了幾十個巨大的窟窿,而每一個窟窿都能導致一個到幾個艙室進水,當幾十個艙室都進水之後,這艘戰列艦也基本上完蛋了。當然,絕不是所有擊中的穿甲彈都沒有爆炸,那麼這艘戰列艦就更加無藥可救了。
到六點五十分的時候,“新罕布什爾”號右舷方向上已經有超過一半的艙室被擊毀,進水量超過了2500噸,而且海水還在源源不斷的湧入。當時,連線著附近艙室的十幾個水密門都被爆炸的衝擊波破壞,失去了作用,最終肯定會導致戰艦上大部分艙室進水。“蒙大拿”級在空載的情況下,所能夠承受的最大進水量有35000噸左右,可是實際最多就只能承受20000噸左右的進水量,再多,戰艦就會沉沒。另外,其單側進水量不能超過12000噸,不然戰艦就有翻覆的危險。當時,“新罕布什爾”號右側艙室被擊毀一半之後,至少可以湧入15000噸的海水,也就是說,如果無法迅速抽出湧入艦體的海水的話,這艘戰艦肯定會沉沒。而當時“新罕布什爾”號是不可能抽出艦體內的海水的。
猛烈的炮擊不但破壞了戰艦上的艙室,還炸斷了戰艦內部的很多電纜,其中位於戰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