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8部分

新利用,很快便遏制住了運河上水盜以及兩岸流寇的勢頭,迫使一些流寇和水盜只能放棄了在運河沿線行掠,要麼遠遁他鄉,要麼便投降了大中軍,使得在肖天健攻下臨清的時候,運河上水盜成患的態勢便基本上得以了遏制,使得運輸船隊在運河上行船的時候安全係數也提高了許多。

臨清拿下之後,肖天健便率部立即逼向了下一個目標,那就是山東北部的重鎮德州。

德州也是一個軍事重鎮,乃是山東北方門戶,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按理說大明朝廷也應該對這裡非常重視才對,山東布政使司自然也不會輕視這裡的防禦,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山東布政使司失去了他們的管理能力,而大明朝廷現在是連京師都自顧不暇了,德州這個軍事重鎮,反倒成了沒人管的地方。

德州其實這個時候還是尚有一些守軍的,但是這幫人現如今成了沒人管的官軍,守將聞聲便先帶著家眷逃跑了,剩下的官兵自然也就沒人想跟大中軍在德州死磕了,於是肖天健本來還打算在德州放手大幹一場,結果他尚未趕到德州,德州的一個參將便先帶著兵馬,出了德州城,迎著肖天健,趕來向肖天健投誠了。

結果肖天健輕取了德州城,甚至連德州城他都沒有進,便留下了幾十個軍官,負責整編德州降兵,他自己便率領大軍,繞城而過,沿著大運河猛撲向了河間府境內的滄州。

就在肖天健在後領兵逐步打通大運河的時候,關寧一帶的戰事卻已經到了糜爛的地步,建奴大軍圍攻寧遠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最終攻破了這座絕望的城池,幾乎將城中軍民屠殺一空,寧遠城中的近五萬軍民不分老幼,在建奴軍攻破城池之後,幾乎全部被屠殺一空。

本來寧遠城雖然彈盡糧絕,但是在洪承疇等人的堅持之下,即便是靠著吃死人肉,還是能堅持一些時日的,但是鎮守寧遠南門的松山副總兵夏承德卻堅持不下去了,眼看著糧草斷絕,援軍也被建奴軍擊潰,所有希望都沒有的時候,夏承德便不願再為大明效死,在四月十五的時候,夏承德趁夜派出了親信潛出城去,聯絡了建奴,表示他願意投降,可以為建奴當內應。

於是奴酋皇太極在得知訊息之後,便立即揮師攻城,夏承德果真如約在城南門放棄抵抗,開了城門放入了建奴大軍,如此一來,寧遠城才算是告破,城內軍民幾乎被建奴軍屠殺一空。

這是一場絕望的奮爭,洪承疇和麾下諸將,這一次在寧遠城為大明做了最後的抗爭,而且改變了歷史的程序,洪承疇戰後失蹤,未能被建奴所俘,自然也就談不上當漢奸了,城中關寧諸將,幾乎全部戰死,只有夏承德和少量他的親信因為叛投建奴,獻門有功,才免於一死,被奴酋繼續授予了二等甲喇章京之職,留在漢八旗的鑲紅旗石廷柱麾下聽令。

這一次寧遠之戰,建奴的雖然攻堅能力提升了很多,但是在城中大明軍民的頑強抵抗之下,雖然他們的炮火幾盡將寧遠城的城牆摧毀殆盡,但是卻還是沒有能順利攻取寧遠城,最終還是在夏承德這個叛徒的開門下,才拿下了寧遠城,說明了一個問題,只要大明的兵將又決死之心,哪怕是建奴炮火犀利,也無法摧毀他們的意志,這一點寧遠的守軍做的是相當可歌可泣的。

但是建奴方面這一戰之中,也表現出了很強的靈活性,他們包圍寧遠,以圍城打援的方式,擊敗了張若麟統帥的楊國柱和唐通的援軍,出了殲滅了鎮守寧遠的兩三萬明軍之外,還殲滅了楊國柱和唐通麾下的三萬多援軍,幾乎將關寧軍全部實力,都消耗在了山海關之外。

取下了寧遠城屠城之後的建奴軍,隨即便在皇太極的率領下揮師南下,兵抵山海關之下,這個時候坐鎮山海關的明將正是吳三桂的老爹吳襄,而他麾下基本上都是當年他一手拉起來的兵將,不過比起當年他鼎盛時期手頭上的兵將,這個時候卻遜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