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方面收入最多;日本在唐宋時代是中國茶的學生,而在當代,日本學生超過了中國先生。中國茶產業能不能圍繞北京奧運會做一番事業,能不能培育出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中國著名茶業品牌,能不能培養出優秀的茶藝形象代言人,能不能多創造一些奧運茶藝的服務金牌、銷售金牌。這一切,取決於我們能不能整合好中國茶業資源,能不能把握好北京奧運會的歷史機遇。
自明清起,北京城就成為中國茶文化的中心,北京茶館之多,北京人愛喝茶都是出了名的,因此茶文化成了京味文化的一部分。2008年北京奧運會點燃了京城茶界的“奧運情結”,他們希望古老的中國茶藝能為奧運增光添彩,同時藉助奧運東風重振雄威。
一個令尹智君受到啟發的事例是: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讓更多人認識了日本壽司,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讓韓國的泡菜揚名天下。那麼2008北京奧運會,也隱含著一種可能,中國茶變得有更多的“世界味”。
“北京2008年奧運會是宣傳、推廣中國茶文化的最好機會。”國家旅遊局政策法規司付磊博士建議北京奧組委,希望將聞名世界的中國茶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特許商品。在由國家旅遊局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舉行的一份奧運特許商品調查報告中,食品和茶葉排第一,紀念品和工藝品排第二,服裝和絲綢排第三,瓷器和陶器排第四。可見,茶在中國老百姓生活中的熱力。利用奧運推廣中國的茶文化,是再合適不過的。
1964年東京奧運會時,就有一個巧妙營銷的案例。當時,生產相機的柯達公司是東京奧運會的贊助商,而富士公司則沒有入圍,但該公司卻抓住奧運的大好時機,在奧運期間舉辦送一次性富士相機的活動,帶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中國社會科學院茶研究所陸堯秘書長認為,我國的茶企也可以準備一些以茶文化為主題,帶有企業品牌標識的禮品,送給各參賽國的領隊,由其分發給運動員、教練員和工作人員。另外,還有中華茶藝、茶食品、紫砂壺等都可以另闢蹊徑,達到推廣品牌的效果。
尹智君說:“茶文化的核心與人文奧運的靈魂天然地結合在一起,我們應該搭乘人文奧運的列車,將茶葉品牌的樹立和推廣做好,做實,做強。”
北京奧運商機的確誘人,但中國茶與其他行業的多數企業一樣難以成為贊助商,而中國茶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承載著悠久的中華文明,對外國朋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關鍵是,中國的茶企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性。
埃裡克:奧運將會改變中國(1)
埃裡克,曾任《世界報》主編,法國《回聲報》副主編、專欄作家。現任法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委員。
我們能否看見這樣一條路徑:奧運會將改變中國,中國將改變世界?
中國屬於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在不斷地改變,這種改變本身就是在改變世界,所以說,中國一直在改變世界。從邏輯上講是這樣,而我們要關注的是,中國在多大程度上,中國在影響別的地方。
《當中國改變世界》的埃裡克·伊茲拉萊維奇引用了帕斯卡爾的一句話:“中國使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但依然有光明可尋,去尋找吧。”《當中國改變世界》就是他“尋找中國”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埃裡克·伊茲拉萊維奇坦言:“雖說我不是中國問題的專家,但我不可能不觀察到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中國經濟實力的上升。我注意到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經濟現象之一,就是中國經濟的崛起。”
中國將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一個法國人,憑他對中國30年的追蹤觀察,寫出了一本暢銷書,引起了世人的注意。這個人就是經濟學博士、法國《回聲報》副主編、法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委員埃裡克·伊茲拉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