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寫過今年要學會的三十個菜,還在旁邊畫過思維導圖,怎樣用學會一個菜延伸出更多搭配,變成翻倍數量的菜。
同學文文至今記得我招待她的一頓大餐。光葷菜就有蒸香腸、紅燒豬蹄、老母雞湯、珍珠丸子。她邊吃,我邊說,如何從前一晚就開始準備,剁豬蹄、燉雞……她有點不好意思,主動提出洗碗,我欣然答應。由於不熟練,我不但備餐時間長,還差生文具多。做飯時,蔥一個碗,蒜一個碗,五種食材得分五下裝,招待文文這一頓,不誇張的說,全家的碗都被我染指了。
果然,文文推開廚房的門,又關上,出來了,‘還是我們一起洗吧……\u0027夙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有十個雞蛋,其中一個是壞的,你要用幾個碗?\u0027十個。”我堅定地答。\u0027好的,我明白你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碗了。\u0027文文嘆口氣。\u0027你呢?\u0027我好奇。\u0027兩個,一個大碗,一個小碗。打一個在小碗裡,發現是好的,就倒進大碗,反之倒在垃圾桶。\u0027文文答,我感受到什麼叫廚房裡的智商壓迫。
文文從我家回去,路上接到我的電話,我問她吐了沒。她說,沒,但為什麼這麼問?是雞有問題,還是豬蹄有問題,還是土豆絲的原形發芽了?我仔細回想,全無問題,但嘔吐不止,我去醫院檢查,發現懷孕了。
從此,我過上飯來張口的生活,媽媽輪來伺候。九個多月後,孩子和月嫂同時出現在家裡,我做飯,只做一個人的,母乳。
前有月嫂,後有媽媽,幾年間,我除了做過孩子輔食,沒下過廚房。直到兩年前,我回家工作,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阿姨,媽媽也因病不能再幫我,我不得不又拎著菜刀上崗。
不知是生活經驗豐富了,還是科技進步了。奇奇怪怪的小家電、各種美食app,拯救了多少都市手殘黨,包括我。
我置辦了三口鍋,煎烤煮一體的摩飛鍋、自帶做菜程式的智慧鍋、空氣炸鍋。破壁機是好東西,也能當鍋用。
我在各影片網站和app上做調研,關注了一堆美食博主,使用過若干做菜小程式。我的心得是,同類菜中,查用時最短,點選量最高的那則短影片最有用。因為大資料告訴我們,用時短說明容易操作,點選量高說明味道不錯,受歡迎。我用過一個小程式,當你不知道做什麼時,就把你已有的幾樣食材全部輸入,點確認,須臾,它們是能組合搭配,還是變成幾個獨立菜,各種選擇,計算機比你想得明白。
此外,制定一張私家菜程表,事半功倍。每一天都要想吃什麼,怎麼做,說實話,有點頭痛。營養要均衡,舌頭要保持新鮮勁兒,因此,我認認真真排了表,分早中晚,將食物們分大類。比如,早餐需要飲品、主食、水果、肉類。飲品分牛奶、豆漿、麥片等。主食分花捲、包子、餃子、餅、麵包、蛋糕等。水果、肉類以此類推。午餐、晚餐如早餐類推,雞鴨魚肉海鮮務必排好班,有哪些外賣、預製菜適合做加餐,統統列在表內。
每半個月一次大輪迴,真真是《紅樓夢》中,管廚房的柳嫂子所說,把菜名寫成水牌,轉著吃。所以,其實只要動半個月腦子,好好記錄,剩下的,微調即可,當然不怕辛苦的,可以一個月、兩個月大輪迴。我在某生鮮超市有會員,每週會員日,所購商品均八八折,有了菜程表,買菜便能胸有成竹。
抓重點,家常菜就那麼幾個,全家每個人愛吃的,也就那麼幾個。找對菜譜或影片,反覆練習,一道菜做十遍,第十一遍,你可以拍影片了。
這不得不再提一下我的朋友文文,她曾在古籍出版社工作過,當年,他們社裡有一本常銷書法書,《永字八法》。文文對我說,你把永字練好,常用的筆畫都能練到。一些菜,你把它們練熟了,分解、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