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式雖簡,而動作勁力難練。務從起伏柔韌,騰潛矯健的動作中求得周身三節慣穿,身腰剛柔形神一氣,能如此練習和認識,則形意龍形妙諦可得矣。。

形意十二形之二——虎形

虎有撲食之勇,既能胯打,又擅尾掃,故稱“虎有三絕之技”。它縱山跳澗,兇猛異常,不怪稱為“獸中之王”。經曰:“虎未撲食頭早抱”是指虎未撲食之前,總是先縮身,收腿,兩前腿抱於頭前額下,藉以蓄力待發,並借後蹬腿,展腰之力,使其前撲既能縱高跳遠,又能迅猛力大,特別是爪到嘴也到,使被撲動物無法抗脫。就是在奔跑中它最後的一撲,也完全具備這一特點,這就是虎撲食兇猛之所在,也是“虎抱頭”亦顧亦打的由來。我們學練虎形就要知其技法,究其竅要,以求形神兼備,技擊效果好。

形意十二形之三——猴形

猴性敏且精靈。拳經雲:“猴有縱山之靈,攀緣之巧”,它的輕靈確非其它動物可比。我們學練猴形不論進退晃閃轉換中,還是縱跳騰挪時,不論是“掛印”、“倒繩”,還是“爬竿”都要意動身隨,手腳合一,以求一動周身俱動,並能一發即到,磨礪習久,則不難得猴形之精微

形意十二形之四——馬形

拳經曰:“馬有疾蹄之功、賓士之勇“。因之我們在學馬形時,就是學它風馳電掣的特點。練馬形不能離開形意技法之本,要從“身似弩。弓”,“行如槐蟲”的訓練中逐步悟出來,它絕不是瞎跑濫蹦,只有將“槐蟲步”從輕靈合協及穩實中練出“勁疾步大”的技法勁力才對。不管是單馬形還是雙馬形,都要充分發揮形意的腰勁和下肢作用,拳經曰:“腳打踩意不落空,訊息全憑後足蹬”,“去意好似卷地風”正說明其兩腿前趟後蹬作用,只右這樣才能體現“踐拳似馬奔”的高超技法。馬形中的兩臂在演練中含裡摟、前衝的疾蹄之勁,其腕關節尤有扣腕裡刨的技法作用,也充分體現“拳打三節不見形”的精微所在。

形意十二形之五——鮀形

拳經曰:“鮀有浮水之精,撥轉之妙”。鮀,近代人著書因鼉與之同音,並且會水、兇狠,便誤認為是學它。實際鼉是揚子鱷,又叫豬婆龍,它兇狠、貪睡、且會泅水,在水中僅頭背處露水面。游水時是直線前遊,掌是大巴掌形,並不顯輕靈。我們所練的鮀形是浮於水面,做曲線前進的,掌形是拇食指分開,其她三指捲曲,這掌分明是學昆蟲輕靈的爪兒,而不是學鼉的大巴掌。實際鮀形是前人諧音會意的自選字,在老拳譜註明為“剪字股”,人們俗稱“香油”,也有叫“賣油郎”的灰褐色。長不過寸,六隻長腿的昆蟲,雨後在水面上常見到它。動物界稱它為“水上游客”,譯音叫“銀蘆”,它才我們要學的浮游水上,曲線遊進、既輕靈又快速,具有浮水之精的小動物。

形意十二形之六——雞形

拳經曰:“雞有獨立之形,欺鬥之勇”。雞形有稱雞形撕把(反映其欺鬥之勇)或雞形四把(反映其獨立之形)的。叫法不同,是因為要追求的側重點不同。雞形因其動作變化大,勁力豐富而被列入形意傳統套路之一。加之具有勁力順達,銜接緊湊等特點,故被形意前輩們所珍視。

雞形套路中有許多技法應掌握,如:“獨立”之穩整,“上架”之輕靈,“食米”之速脆,還有“報曉”、“抖翎”,既有“抻拔筋骨”之巧,又有擰腰抖身之爆發勁,特別是雞的“欺鬥之勇”更別具形威。它不畏弓雖。暴、不懼異類,眥裂目突、翅羽蝟張、忽騰忽落、亦抓亦啄,真可謂聲威駭人。這些充分表現雄雞的神與氣,勇與智的作用,有待于格物致知為我們所用。

形意十二形之七——燕形

拳經曰:“燕有抄水精,擊水之巧。”它矯捷低掠,扶搖高翔,靈活速敏,在鳥類中堪稱獨步。我們學練燕形不論是“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