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穢陌人和部分遷移到這一地區的夫餘人組成的,“穢陌人”這一詞語最初並非指一個確定的民族實體,而僅僅是中原古代史家對出現在遼東這一特定地區的一些古代部族的泛指。
在高句麗建立之初,就與夫餘長期處於軍事對抗中。夫餘和中原王朝關係十分友好,為了扼制處於成長期而十分具有侵略性的高句麗政權,中原與夫餘在軍事上常常協同打擊高句麗。高句麗人好勇鬥狠,十分具有侵略性,其民大約有七八萬人,可不論男女,皆可為兵,閒時獵戶,戰時為兵。
所謂的三韓只不過是一種統稱,韓民分三種而已,其中又有大小國數十家,大國萬戶,小國千戶,皆互不相統,彼此之間尚有相互攻伐,是最為混亂的地方。但是一旦三韓聯合起來,那軍事的實力,連高句麗都自愧不如。其餘的諸如挹婁、東沃沮、穢陌等,都是對大漢相對穩定的,並不具備侵略性。
縱觀歷史,遼東的少數民族都以彪悍著稱,以後的契丹、女真等都是出自遼東,遼東也是歷史上最為混亂的地區。如何對付東夷,林南早就胸有成竹,早在他到遼東的時候,就計劃著將整個遼東地區全部控制在自己的手裡,只是當時軍事實力不夠,這次他可要在遼東大幹一場了。
沿著遼西走廊,由於所有人都騎著馬匹,道路也都修的十分平整,可謂是一路暢通,十幾天的時間,幾千人便進入了昌黎郡。在昌黎郡稍微歇了一天,重新換了一匹戰馬,和昌黎太守蓋勳話別之後,便折道向遼東而去。
三月底,林南再次回到了遼東,遼東太守國淵、長史王烈將林南迎入了遼東城。
剛一進城,國淵便將高句麗在邊境增兵的訊息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同時也將這些天和樂浪郡太守胡彧商量的事情也告訴給了林南。
林南聽完國淵的稟告之後,便問道:“這是胡彧的意思?”
國淵點了點頭:“胡次越特地派人到遼東來,希望主公能夠批准他的建議。”
林南道:“胡彧久守樂浪郡,對當地的風俗習慣也都已經知道的一清二楚了,既然這是他的提議,那我就尊重他的意見。”
國淵道:“胡次越前日剛派人來過。說他已經成功說服三韓諸國,請主公勿以東南為念,並且主動央求帶兵出擊高句麗,和主公一同夾擊高句麗。”
林南笑道:“三韓諸國林立,胡彧僅憑藉一張嘴便說服了三韓諸國臣服於我,這份才能確實不可小覷。鍾離昧之後果然非同小可。看來,我把讓留在樂浪郡是屈才了。只是,他若帶兵北上,樂浪郡誰人看守?”
王烈抱拳道:“啟稟主公,屬下願意留守樂浪郡,以鎮三韓之民。”
“報”一名斥候拉長了聲音從外面跑了進來,大聲喊道,“啟稟主公,高句麗王又朝邊境增兵五千。”
林南聽後。覺得高句麗實在是得寸進尺,而三韓道路遙遠,如果去攻打三韓的話,可能會讓相互不和的三韓擰成一股繩,如今胡彧竟然說服三韓之民臣服於他,他也就不必去費這個兵力了,再說三韓那裡也沒什麼資源,只要三韓作為附屬國臣服於他就行。以後再對三韓慢慢進行分化。
他猛然站起了身子,當即吩咐道:“王烈。你換馬不換人,即刻親自趕赴樂浪郡,就任樂浪太守一職,讓胡彧帶兵五千精銳北擊高句麗,我親自率領大軍進攻丸都城。”
“諾!”
“國淵,你再派出斥候。火速去通報褚燕、於毒,讓他們兩個帶兵向東進攻高句麗,夥同夫餘人進行夾擊。一個月後,我在丸都城上等著他們。”
“諾!”
命令頒佈下來之後,林南便將所帶來的連弩分發給遼東駐軍。自己帶著五千飛羽軍和八千遼東駐軍,迅速趕赴遼東和高句麗的邊境,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