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大梁河一路向東,準備和高句麗軍在溪城大戰。
溪城屬於襄平縣,林南曾經沿著大梁河向東抵達了遼東和高句麗的邊境,而他記得這個位置是溪城市,便直接在那裡設下了一座巨大的塢堡,命名為溪城。
此時林南和高句麗劍拔弩張,林南也是有恃無恐,新做出來的連弩正好派上用場,加上他還拉來了守城用的連弩車、轉射機、籍車等器械,以少數兵力守衛溪城,然後再進行反擊的計劃就此定下了,而一場大戰也即將拉開……
溪城舊名“溪城湖”,這裡礦藏豐富,被譽為“地質博物館”,以產優質焦煤、低磷鐵、特種鋼而著稱。而此時的溪城,還是一片荒山野嶺,因為和高句麗接壤,這裡常常受到高句麗人的襲擾,所以百姓不多,只有少數的獵戶。
溪城的山屬於白山餘脈、尾脈,既有山之隱,又有原之闊,溪城的巨大塢堡就建築在坪山上。
坪山是一座山,並非後世的坪山市。坪山位於溪城南,海拔六百五十七公尺,山勢巍峨,是溪城擎天之石。頂部平坦,面積有二百五十餘畝,故名“坪山”。
山頂四周有絕壁圍繞,似刀削斧劈,崢嶸俊秀。置身北端崖上,偌大山城,一覽無餘,實為觀賞山城絕佳之地。而坪山是溪城的衛士,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捍衛遼東的東大門。
一進了溪城塢堡,負責駐守此地的校尉孫輕便將林南等人迎接進了塢堡內,立刻向林南匯報高句麗人的動向。
“啟稟主公,高句麗王一共派遣了三萬大軍充塞在溪城以東的山林裡,從五女山到關門山、九頂鐵剎山、廟後山高句麗的勇士前後相連,在各個山谷中流動,屬下也難以摸清高句麗的主力何在,只好死守此塢堡,以待援軍。”孫輕拱手道。
林南聽完孫輕的彙報,便道:“你做的很好,這兩年來你立了不少功勞,從縣尉做到校尉,已經是很了不起了。你的手下也都是在當地徵召的熟悉地勢的人吧?”
“是,屬下在一年前奉命在此地建造塢堡,塢堡建成之後,便在這裡徵召了一千名熟悉地形的獵戶,按照主公的訓練方法加以訓練,已經成為了一支可以獨當一面的軍隊,雖然高句麗軍有三萬人,但是隻要屬下死守此地。他們也休想從這裡進入遼東。”
林南見孫輕已經比以前成熟了不少,沒有了那種浮躁,便感到很欣慰。他想起了褚燕、於毒、孫輕剛加入他的軍隊時,孫輕還是一個只會發牢騷的山賊,全無軍人的氣質可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他在想褚燕、於毒、胡彧這些他大概有一年多沒有見到面的手下會變成什麼樣子。
對於孫輕所提到的五女山、關門山、九頂鐵剎山、廟後山林南都很熟悉。這些山都是溪城市的旅遊勝地,基本上是由遠及近的成為一個弧形,除此之外,尚有溪城水洞、湯溝、南天門、大石湖等旅遊的地方,可是在公元高句麗87年,這裡卻都是荒山野嶺,自然條件十分的惡劣,不僅可以藏兵,還可以設下埋伏。這就給林南攻打高句麗帶來了無形的壓力。
不知道對方主力藏匿在哪座山哪座洞又或是哪個湖附近,這樣漫無目的進行山地爭奪戰,會很困難,山中猛獸毒蛇不用說,就怕遇到的都是高句麗的小股軍隊,一點一點的打過去,太費力,也遷延時日。雖說他的部下都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精銳。但是在兵力上他不佔優勢,兵力太過分散的話。只會削弱自己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