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此名聲大噪!”

“誠如李兄所言,再過幾日,當能知道著者了!據聞禮部官員已經閱卷完畢,只差把名次排定即可放榜了!到時就能一睹該作者風采了!”

……

誠如上面景況,這些日子,開封士子關注的禮部貢試裡,因為一首詞而熱鬧起來,紛紛猜測作者為誰。大宋科舉到如今還重詩詞,考生中有以詩詞高中者比比皆是。

不消說,這剽竊後世岳飛《滿江紅》的行為,除了沈歡這個穿越者,還能有誰?當日考場之中,他實在為“九州”這個題目而煩惱,最後時刻只能把印象中這首名詞給盜了出來。這首詞在詞史中的地位,那是毋庸質疑的: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之心。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如今提前面世,依然讓習慣了五代靡靡之音的宋人驚呆了。沈歡除了把“靖康”改為“澶淵”之外,其他一字不動,全盤照抄,原因當然是因為時間事件的問題。至於“澶淵之盟”,後世乃至這個時代的大宋文人百姓,全當作心中之痛,說是一個恥辱也算恰當,他們認為那時能勝的仗卻沒有打,反而要每年“歲幣”送予契丹人,實在是讓人沮喪灰心之舉!

沈歡就是基於這個觀點,這才直筆寫了出來,絲毫沒有懼怕此詞是否真的讓真宗皇帝蒙羞,反正宋人語言氛圍寬鬆,而且又是事實,上位者當然也不好說什麼。其實,在沈歡的心裡,“澶淵之盟”除了歲幣,其實對北宋朝廷來說並沒有多大損失,確切地來說,也許還是讓北宋活得更長久的原因之一,因為當時宋朝的實力並沒有打得過遼人的可能,而遼人雖然也折損了好些兵馬,卻也還沒有達到打不下去的損失。若遼人真的狠下心來,以宋朝沒有馬匹的缺陷,說滅亡宋朝不大現實,但讓南宋提前到來,也不是不可能之事!所以說,這讓雙方承平百年的一次會戰與盟約,在沈歡看來,是一次雙贏的局面。

當然,宋朝廷還自認為是正朔政權,在百姓的眼中,他們是天朝子民,而契丹人佔據的燕雲十六州,不折不扣是中原王朝的地盤,要九州混一,就要收復燕雲十六州!這也是《滿江紅》能夠讓他們傳唱的最大原因!他們雖然兵力懦弱,百年來卻一直做著北望江山的美夢!

想到這裡,沈歡笑了,看看周圍景況,這裡是多日未曾過來的情館,如怡、如嫣與楊信三人就在彈奏演唱歌曲,此時上演的正是這首《滿江紅》。不得不說,這首比較男人的詞曲,由身為男性的楊信唱來,比如怡一個姑娘家更合適,有氣勢,又有力度,聽來令人熱血沸騰!

“子賢,這是一首好詞呀!”蘇軾轉向沈歡,大是感慨,他如今對如怡三人時不時演唱的後世名曲入了迷,一有閒暇,就到這裡聽曲,美其名曰切磋技藝。

“對,是好詞!”沈歡嘿嘿直笑,幾天下來,他並沒有向任何人提及此詞作者就是他本人,如今裝著不知情聽到讚美,既是得意又是滑稽。

蘇軾又道:“有此《滿江紅》,即能讓該士子高中了!科舉考的科目雖多,不過詩詞依然是一大關鍵!當年蘇某第一次科考就因為應試詩題不好做,才考了個第二等而已!”

“子瞻兄認為此詞可否切題?”沈歡緊張地問道。

“九州九州,《滿江紅》詞裡盡是報效朝廷、九州混一之意,哪有不切題之說!”蘇軾瞥了一眼沈歡,古怪一笑,“蘇某早就猜測《滿江紅》是子賢所作,如今看來,倒沒有估計錯誤!”

沈歡愕然:“怎麼說?”

蘇軾笑道:“你不問《滿江紅》其他的妙處,反而關心是否切題,不正證明了你的心思麼?如今士子之間,只會交口稱讚此詞,哪還操心是否切題!”

沈歡摸摸鼻子,算是承認了。

蘇軾又道:“詞別是一家!《滿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