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參謀

1918年10月—1922年6月任###總統

一、棄文就武出任新軍參謀

徐世昌,字卜五,號菊人,原籍直隸天津,1855年生於河南汲縣,後又隨家遷到開封城內居住。

1877年,河南遇上大旱災,12月,袁保恆(袁世凱的堂叔)被派到河南幫辦賬務。袁保恆到開封上任時把袁世凱帶了去。這時,徐世昌住在開封城內,並與袁世凱的住處很近,因此徐、袁兩人經常在一起遊玩,相處甚好。

1879年,袁世凱因無事可做,回到了家鄉,他為了沽名釣譽,假冒斯文,附庸風雅,發起組織的麗澤山房和勿欺山房文社,邀請各地文人加入。此時河南淮寧縣處館的孝廉徐世昌前來登門拜訪,他們一見如故,臭味相投,當即拜為把兄弟,袁並出資助徐前往北京應試,二人結下不解之緣。

1882年徐世昌中舉人,1886年中進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1889年授職編修,兼充國史館協修、英武殿協修。

1895年12月,清廷委任袁世凱負責督練新軍。對新軍的組建班底,在袁世凱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他首先從在朝鮮時的慶軍中挑選一批老部下充當各級軍官。但僅僅靠這些人還遠遠不夠。於是又從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生中物色了一批人;物色到後,用官祿來籠絡。另外,又請李鴻章把徐世昌調入新軍擔任參謀營務處總辦。

在當時重文輕武的風氣下,袁世凱為什麼要請用徐世昌呢?徐世昌為什麼又肯在一個翰林公屈就參謀營務處呢?;在袁來講:主要是找一個得力的幫手,同時也是為徐著想。徐也認為,官雖居翰林院,名聲好聽,可是有資格的人太多,出缺機會很少,若按資排輩坐等,晉升遙遙無期,遠不如改弦更張,投入新軍屈就武職迅速。個人在翰院不過是個七品的窮官,俸銀不多,生活清苦,曾幾次活動外放,多弄些錢花。到新建陸軍任職,既可增加收入,又能得到老朋友的幫助,將來名列前茅,遂降格相從。徐到職後,助袁辦理一切,成為袁最得力的智囊軍師,袁有事外出時代管理軍隊。

1894年,清政府###無能,導致甲午戰爭的失敗;而甲午戰爭的失敗,又極大地刺激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在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亡國滅種的巨大危險,迫使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要求實行變法,救亡圖存。

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梁啟超。當時,康、梁維新派大聲疾呼變法救亡,提出一系列新政建議。

1896年,孫中山在倫敦一度被清朝公使誘捕。他脫險後,於1898年由倫敦到東京開闢新的革命陣地。但是附和他的人還是很少。同一時期,康有為在北京先後組織強學會、保國會,更多的達官貴人參加了這些組織,他的門徒梁啟超、麥孟華等在全國大城市創辦學會、開辦報館,雖然也受到一些極端頑固派的“鳴鼓而攻”但是支援他們的上層社會人士越來越多。徐世昌這時也積極參加到康有為的維新運動中去。

光緒皇帝是1875年登基的。那個時候他年僅四歲,由嗣母西太后垂簾聽政。直到1889年18歲時,西太后才把政權交還給他。但只是名義上的交還,事實上遇有大政和任免二品以上大官,還必須向她請示才能決定。光緒準備提拔君主立憲派為推行新政的骨幹,又怕頑固守舊的嗣母不答應,所以初步只能做到提拔康有為黨人楊銳、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四人為四品京官。

徐世昌雖然是袁世凱的親信和老朋友,但他的政見與袁有所不同;他認為只有擁護皇帝才是正人君子,反對皇帝就是叛逆不道。

在新舊兩派鬥爭中的尖銳形勢下,光緒自知手無實權,非常驚懼。14日和17日他寫了兩道密詔交楊銳帶出;內容大意是,朕惟時局艱難,非變法不足以救中國。現朕位不保,希望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