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楊銳、林旭、譚嗣同等迅速密籌設法相救,不勝期待。
18日,楊銳把14日和17日光緒寫的兩道密詔一起交給康有為。康當即與梁啟超、譚嗣同等開會,商議營救光緒之策。徐世昌參加了這個會議。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徐世昌等人討論來討論去,始終想不出一個善策,惟有捧詔大哭。“於是大眾激發痛哭不成聲”,後由譚嗣同親身到袁世凱住所,說袁勤王,“率敢死隊數百人登上午門而殺榮祿,除舊黨”。營救光緒皇帝。
此時袁世凱在太后與皇帝之間、舊黨與###之間搖擺不定。他對譚嗣同的突然到來大吃一驚,他對譚嗣同的秘密計劃,表示了認真考慮的態度。但當譚走後,他把###的這一宮廷政變計劃向榮祿告密。使維新派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二、追隨袁世凱 直線上升
二、追隨袁世凱 直線上升
1905年徐世昌被任命為兵部侍郎兼會辦練兵事宜;9月,升任巡警部尚書。次年1月入值軍機處。
清政府的建軍工作是在全國範圍進行的,北洋練兵只是這個工作部份。在各省建軍工作中,東三省與兩廣地區的情況較為複雜。這些情況,對以後全國大小軍閥力量的對比,起了相當大的影響。
東三省處於對日俄兩國的國防第一線,清政府又視為發祥之地,特別加以重視。1905年起,東北歷任長官趙爾巽、錫良、徐世昌等都奉到清政府的命令,把建立新軍、整頓舊軍,鞏固國防作為他們的重點工作。
舊軍將領都是以升官發財為目的。此時有一個26歲的洋學生主持訓練新軍,新軍一旦訓練好,舊軍就必然要受到淘汰,這個趨勢舊軍將領看得十分清楚。因此蔣方震到奉天還不滿三個月,張作霖就要找他拼命。趙爾巽既要保全新軍幹部,又不能裁舊軍將領,就派蔣到德國實習陸軍。
徐世昌在袁世凱這個老朋友光顧下,他直線地往上爬,1907年東三省改革官制時,外放為第一任東三省總督。徐到任後,又藉口國防重要,把北洋軍最精銳的第三鎮奏調出關。此時第三鎮制是由布販子出身的曹錕升任。徐世昌曾經參加過小站練兵,把老朋友的舊部抓在他的手裡,就等於抓在老朋友的手裡。
1909年(宣統元年),徐世昌內調為郵傳部尚書。1911年皇族內閣成立,他任協理大臣。
武昌起義爆發後,徐世昌力主起用袁世凱,並親往河南彰德與袁會唔。11月,袁到北京組織責任內閣。徐任審諮大臣,在宮中與袁世凱相呼應。1912年袁竊據臨時大總統後,徐退居幕後。1914年5月,徐出任袁世凱政府的國務卿,人稱“相國”。1915年袁稱帝,徐預感到袁氏前途不妙,向袁辭職,對袁表白說:“舉大事不可不稍留迴旋之餘地,若使親厚悉入局中,萬一事機不順,無人以局外人資格發言為謀轉圜矣,某當此時而求去,非為自身計也”。於是他退居河南輝縣水竹村。袁稱帝后,封他為“嵩山四友”之一。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徐果然為袁效力,復出任國務卿。袁死後,因他並無實力,無法與各系軍閥爭奪權勢,又回水竹村,以視時機。
1917年7月1日,張勳復辟,在其授官的偽諭中,徐世昌沒有取得重要的職務。這說明張勳實行復闢並不是對清室“孤忠耿耿”,而是利用溥儀作為一個傀儡工具。徐世昌之流只是用以擺在偽朝廷裝飾品。但徐世昌是老於世故,如果不是大權在手,同時復辟局勢未完全穩定下來,他是不會投身到渦漩中去的。因此,他在天津採取了觀望不前的態度。
張勳復辟,把宣統皇帝溥儀推上了寶座;只有12天的短命政權。在討逆軍攻入北京城,宣告垮臺。
7月14日,段祺瑞偕同湯化龍、張國淦由天津到了北京。當天在府學衚衕段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