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的削減。
現在這個還不能大範圍的實行,先在宜良做個試點吧!只留縣令、典史、稅吏、錢穀,其他的冗員一律裁撤。現在是試點,各處都要派上精幹的人手,摸索一下施政的經驗。
縣令統攝一縣的大小事務,配師爺三到五名;典史負責偵緝、民團、治安、律法,配師爺四名,分管我說的各個小項,而典史依舊統御一縣的刑獄之事,稅吏、錢穀,給他們多配一些人手;以宜良為準繩,儘量減少冗員的人數。先暫定二百人吧!
還有我之前跟你說的那個理教,你也要好好的弄一下。宜良那邊上來的經驗,就是架構理教的經驗,林則徐到任之後,咱們看看有沒有機會,讓他幫著推一推理教,如果可行,那吏治的方略就暫停,咱們用理教,用咱們自己的人馬來統攝雲南。”
如何施政,也是個大事,絕對不能輕易的實行,對此楊猛抱了謹慎的態度,只是在宜良一地先做試點,宜良算是楊家的死忠,即使在那邊犯些過錯,也不會引發民亂的。
理教也該提上日程了,這也是楊猛牽制魏五的一個手段,籌備新理教,紛繁複雜,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了,雜事纏身,等魏五回過味的時候,他已經沒有退路了。
“嗯!三爺在稅賦上的想法不錯,施恩,要一點點的來,不然以後咱們就無恩可施了,要想讓雲南萬眾一心,將來免稅是個極好的辦法。
只是大規模裁汰冗員,會不會引起投靠楊家的官員反彈呢?這個三爺可要思慮清楚了,不然雲南的官員那裡勢必會出亂子。”
楊猛的想法無疑是好的,但千百年來的貪汙之風,只有歷朝歷代,開國的時候,才有些不振,一旦安穩下來,無數的貪官汙吏,就會像雨後春筍一般,忙不迭的冒頭。
“他們那就是找死了,用他們是給他們機會,至於有沒有眼色就看他們自己的了。雲南的新軍,多是些光棍,養兵的費用也不低,他們出亂子最好,殺男丁將女眷派給雲南的新軍,他們的家產用來養兵。
我之所以給他們機會,就是不想多造殺孽,如果他們不識相,正合我意,一個雲南的官員,至少也得有幾百兩身家,多的恐怕得幾十萬兩吧!
這個你可以明確的寫進去,一個農夫一年掙多少銀子,貪汙殺頭的金額就是多少,對於貪官,處置起來要從嚴從重,過了這個數額,就抄家滅門,你以後也要起草雲南的律法,記住這一點。”
大清的官有多貪,楊猛這幾年看了個明白,後世的那些玩意,八成是遺傳的毛病,自己要在雲南給他們絕了根兒。
“三爺,這個不一定好使啊!即使好使也會讓各級官員行事畏首畏尾,這樣的律法以前不是沒有,可大都不了了之了。”
楊猛的想法是不錯,像極了明初的朱元璋,可這樣的律法,說說還成,具體執行起來,就難上加難了,這樣的律法多是個空殼、擺設而已。
“這個你不必擔心,咱們以後就制定個條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每一個官位上,都有一套固定的東西。做好了,活!做不好,撤!胡亂做,殺!
這天下間想當官的人多了,以後這當官,也不必科舉了,能者上位,不能者滾蛋,這樣的人是殺不絕的,這個你不用擔心。
殺一段,幾十年過百年,養成了習慣就好了,想當高官可以,管住了自己,做好了事情就成。”
楊猛的這些說法,魏五聽得很彆扭,這是要絕了讀書人的出路啊!沒了科舉,這聖人的教化,還怎麼在華夏流傳呢?魏芷晴聽得雙眼都快冒火了,自己的父親可是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怎麼能委身事賊呢?
“亂臣賊子!”
玉色的手指,先是點了一下魏五,然後就落在了楊猛的面前。
“亂臣賊子?若是這世道清平。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