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有依據的,在他的計劃中,每一步都有詳細的描述,而且都有準確的資料作為依據,根本就不是無稽之談。
首先,他依據的是明軍恐怖的機動能力,雖然明軍還沒有把鐵路線深入西伯利亞平原,但是,大明帝國的海軍卻已經完全佔領葉泥河和鄂畢河流域,沒有火車,輪船的轉運速度同樣驚人。
然後,他的計劃中明軍並不是一路出擊,而是兩路同時出擊,而且兩路明軍都將同時攻擊數坐稜堡。
他計劃由孫傳庭率四十萬大軍防守大後方,守住通古斯城、雷姆城這兩個後勤基地和西域以及葉泥河主幹這兩條防線,而他和曹文詔則各率三十萬大軍,分別從葉泥河流域和鄂畢河流域對西伯利亞發動攻擊。
這兩路大軍將分別由海軍的戰艦轉運到六個個集結點,每個集結點周圍都有十餘座沙俄稜堡,而明軍將以集結點為中心,對周圍的稜堡發動突襲。
兩路大軍就是十二個集結點,而這十二個集結點周圍囊括了沙俄所有的稜堡,以明軍的兵力,再加上裝甲戰車相助,完全可以同時攻擊兩到三座稜堡,十餘座稜堡,也就是十天左右的時間,再加上轉運的時間,一個集結點大概也就是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兩路大軍各六個集結點,加起來就是三個月時間。
對於這份計劃朱慈炅還是相當認可的,因為他知道裝甲戰車這種怪獸冷不丁出現在戰場,敵人絕對防不勝防。
當然,也不是說裝甲戰車在這個時代就是無解的,前面就說過,一個簡單的陷阱戰術就能讓裝甲戰車掉坑裡出不了,但是,這種戰術是需要時間去總結和實施的,三個月時間,就算沙俄能總結出來戰術,也沒時間去實施了,要挖出能讓數十輛裝甲戰車掉下去的坑,那可不是幾天的事情。
在盧象升的這份計劃中,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熱氣球,他需要很多的熱氣球,因為熱氣球不但可以標定炮彈的落點,還可以預警。
原來盧象升他們之所以不敢瘋狂推進就是怕被敵人集中優勢兵力偷襲,但有了熱氣球預警之後就不一樣了,只要在集結點周圍的戰略要點升起十來個熱氣球,敵軍想偷襲那簡直就是做夢。
盧象升在作戰計劃的後面還列了份裝備清單,因為這次大戰所要用到的裝備以前大多是沒有的,必須臨時趕製,清單中計有:
大號孔明燈,也就是熱氣球,三十個;
大號裝甲戰車,也就是帶火炮的,六十輛;
中號裝甲戰車,也就是帶鶴嘴鋤的,六十輛;
小號裝甲戰車,也就是光帶裝甲防護的,一百二十輛;
最後還有神威大炮四百門,這個神威大炮一等軍團是有裝備的,但是,盧象升的計劃中參與進攻的一等軍團只有天雄軍和關寧軍,其他四個軍團都沒有,而在稜堡攻城戰術中第一步的火力壓制就必須用到神威大炮,所以,他又追加了四百門。
這份清單中的裝備要在接下來幾個月時間裡生產出來並不是很難,但是,這其中卻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除了神威大炮是工部鑄炮廠生產的,其他裝備都是大明皇家機械集團生產的。
這就涉及到經營規範化的問題了,朱慈炅可不想他剛提出經營規範化,立馬又讓大明皇家機械集團無償生產這麼多裝備,那樣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今後的經濟發展也不利。
這次他是鐵了心要規範化經營,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於是,在他的督促下,大明歷史上第一份裝備採購計劃出爐了,採購方是大明兵部,生產方是大明皇家機械集團,採購的內容就是盧象升在清單上列出的大號孔明燈、大號裝甲戰車、中號裝甲戰車和小號裝甲戰車。
當然,採購計劃上不能用些這麼老土的名字,朱慈炅特意為這些東西定了名,分別是,熱氣球、火炮車、開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