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陳逸和管統而歡欣鼓舞的主上怎麼會難過得睡不著。

太史慈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以一種沉痛的語氣說道:“我難過並非是為陳逸和管統,而是想不明白我大漢選拔出來的官員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隨即轉身用手指向陳逸道:“這位陳逸大人乃是陳蕃大人的公子,陳蕃大人是什麼樣子,大家都清楚,可是誰能想得到陳蕃大人的兒子會是這個樣子?舉薦舉薦,都說舉薦的乃是道德品行沒有問題的人,可是什麼樣的道德品行才算是沒有問題?品德高尚到什麼程度道才可以算得上是稱職的官員?這其中到底有沒有一定的標準可以尋找?孔老夫子說自己並非是生而知之,許多的東西都要後天學習,我想道德這種東西也一樣需要培養,君子小人與天生有何關係?否則今日陳逸就不會被殺頭,而應該像他的父親那樣為國為民出力才對。”

一番話說得百姓們無不暗暗點頭,太史慈揚聲道:“不說他們,就看看我大漢這許多年來的事情,哪一個禍國殃民的官吏不是別人舉薦出來的?那袁譚乃是汝南的名門望族,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何等的顯赫?可是怎樣呢?到頭來不還是幹起了強盜的勾當,侵犯我平原?”

太史慈的話引起了所有人的深思,按照常理,老百姓是不會理會這種事情的,殺幾個官與自己何干?只要自己吃飽了飯就好,何必管那麼多?頂多看看“人頭落地,血光一片”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便算完事。這次卻不一樣,太史慈先前已經利用了種種方法吸引了青州百姓的所有注意力,凡是和平原有關的事情,百姓們無不顯示出極大的關注,所以才會有現在這種場面,更被太史慈的話語帶入到深深的思索中。

“於是我就在想,到底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杜絕這種事情在青州再次發生,終於,讓我找到了辦法。”太史慈的話令所有人精神一振。

“我們青州現在可以說是富甲天下,軍隊更是天下之冠,可是我們和別的地方生產一樣的東西,種一樣的糧食,就是士兵也是一樣的百姓出身,怎麼就會比別的地方強這麼多呢?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在我青州所有的行業都實行一種適合這個行業發展的標準,正因為有了這個標準,才會有我青州在各個方面均不可戰勝的今天,那麼我們的官吏選拔難道就不能有一個合理的標準嗎?若如此,何愁青州的吏治?”

這時,坐在臺上北海孫氏家族的代表孫邵有些坐不住了,忍不住站起來道:“刺史大人,官吏選拔何等重大,豈可與其它賤業並列?”

太史慈早就知道會有人反駁,不過這事情難不倒他,因為自有管寧這政治高手幫拳,只見管寧亦站起身來,呵呵笑道:“孫大人此言差矣,官吏也是一種行業,當官的人也需要吃飯,他們的俸祿都是朝廷發給的,當然有義務要做一名好官,自然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

孫邵冷哼一聲道:“管大人才是糊塗,我被讀書人豈可和一般百姓混為一談?文章道德那立時一般百姓所懂的?管大人莫要笑人了。”

管寧哈哈笑道:“百姓不懂文章道德,那孫大人就懂得種田打鐵了?文章道德高超當然應該受到人們的尊重,可是你的文章道德可以換來飯吃嗎?由此可知,文章道德事不過是你當官的一個前提,而非是說你只要文章道德高超就一定可當得上官,孫大人莫要弄混了。”

孫邵一陣語塞,管寧繼續侃侃而談道:“更何況,君子配五德,莫忘記官吏本來就在五德之內,並不比其它的行業有何特出的地方。別的行業有標準,當官就可以沒有標準?文章道德和當官本來就是兩碼事嘛!官吏可以管理百姓,可是那是朝廷賦予他的責任,他在這個位置上才有權力管理百姓,和文章道德又有什麼關係?同理可證,就拿孔融先生來說吧,他現在賦閒在家,同樣受人尊敬,可人們尊敬的是孔融先生的文章道德,和他當不當官沒有任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