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紀勝利 肖鴻恩)
第五部分凱塞林 空軍元帥(1)
阿爾貝特•;凱塞林(Albert Kesselring,1885—1960),納粹德國空軍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第1航空隊司令、第2航空隊司令、南線德軍總司令、C集團軍群總司令和西線德軍總司令等職。 1885年11月20日,凱塞林出生於德國馬克斯泰特的教師家庭。少年時代就立志從軍。中學畢業後,凱塞林說服父母而於1904年應徵入伍,到巴伐利亞第2炮兵團服役。凱塞林專心致志地學習軍事知識,很快掌握了炮兵基本戰術。上司看他有培養前途,便送他到慕尼黑炮兵與工程學校深造。此舉為其後來的軍事生涯奠定了基礎。1907年,晉升為少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凱塞林已是上尉軍官,先後在野戰部隊和總參謀部任職。 大戰結束後,凱塞林在巴伐利亞第3軍司令部任職,主要負責後備役部隊編成和訓練,後晉升為少校並調到陸軍總司令部。1930年,晉升為中校,調德累斯頓第4炮兵團任營長。 希特勒上臺後,於1933年10月建立空軍,在陸軍中徵召優秀人才到空軍服役。已晉升為上校的凱塞林轉入空軍服役,任新成立的航空部行政管理局局長。凱塞林在48歲時開始熱心學習飛行,為納粹德國空軍的建立和發展做了大量努力。 納粹空軍建立之始,困難很大。其中尤以資金短缺、技術力量不足為甚。凱塞林積極執行“空軍發展計劃”,與財政局、技術局緊密配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籌措了大量資金,建立了飛機工業的基礎。1934年1月,德國每月生產飛機72架,到1935年7月,月均生產飛機達到293架。空軍的機場、營房以及其他不動產軍事設施的建築更是由他計劃和組織實施的。1933年1月,飛機工業的僱員還不到4000人。凱塞林接手後,1934年竟增至110800人,這個數字還不包括飛行裝備供給和修理部門的僱員。凱塞林於1935年晉升為少將,次年晉升為中將。 1936年6月3日,納粹德國空軍首任參謀長韋弗在德累斯頓因飛機失事喪生。深受戈林厚愛的凱塞林繼任空軍參謀長,負責空軍組織與訓練以及飛行、高炮、通訊和傘兵部隊的使用等事宜。然而,凱塞林缺乏經驗,處理問題顯得力不從心,“使空軍機關原來那種責任力下降,而機構卻大為臃腫膨脹”,逐漸與空軍部副部長米爾希發生分歧,因而很快被解除參謀長職務,調任駐德累斯頓的空軍第3軍區司令。1938年4月1日,凱塞林因空軍實行改組而出任第1集團軍(不久即改為第1航空隊)司令。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凱塞林奉命率部擔任北方集團軍群的空中支援。他的航空隊充分顯示了航空兵的強大火力突擊作用,首先對波蘭一線機場實施突然襲擊,嚴重破壞了機場設施,給波蘭空軍戰鬥行動造成極大困難。緊接著,又派戰鬥機與波軍空戰,派偵察機搜尋波軍駐紮機場,一旦發現目標,轟炸機立即實施突擊。波蘭空軍在數天之內即告覆滅。奪取制空權後,凱塞林指揮其飛行部隊密切協同地面部隊打通波蘭走廊,轟炸華沙,突擊庫特諾包圍圈內的十餘萬波軍,直至戰役結束。空軍的出色行動使得地面戰役的突然性、快速性大為提高,希特勒的“閃擊戰”也成為現實。凱塞林因而獲得鐵十字騎士勳章。 波蘭戰役後,希特勒立即準備實施進攻西歐“黃色”的計劃。1940年2月,凱塞林調任西線的第2航空隊司令。在西方攻勢開始前一天,他命令空軍在比利時和荷蘭港口前佈設100枚水雷,封鎖盟軍航道。5月10日5時35分,德軍沿北自北海、南至盧森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