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0部分

雲也嚴肅了;語氣嚴厲;“東都還沒有開始打;你們就五千兵駐守慈澗道;五千兵駐守伊闕道;八千人馬去打虎牢攻滎陽;一下子調走一萬八千人;但你們現在總共才四萬餘人;一下子調走一半主力;為什麼?某就不明白了;這也叫齊心協力打東都?你還要不要臉?你還好意思在這裡指教某什麼叫攜手合作?”

李密張口結舌;面紅耳赤;既憤怒又尷尬;無言反駁。

“那你說;你有何高見?”李密忍無可忍了;衝著李風雲叫道。

李風雲一巴掌拍在案几上;指著李密的鼻子厲聲吼道;“為什麼某不能打虎牢?某不能攻滎陽?既然合作;彼此信任;為什麼某就不能迎齊王進京?”

“你去打虎牢?你去攻滎陽?”李密嗤之以鼻;“你若東去;豈不正好逃之夭夭。”

李風雲神色一整;平靜了;不再說話。

李密話一出口就後悔了;這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這種態度也叫合作?我都不相信李風雲;你叫李風雲如何去信任楊玄感?

李密也冷靜下來了。如果斡旋失敗;雙方必定大打出手;最終玉石俱焚。楊玄感正是有所預料;所有才提出了合作;雖然這有損他大權貴的臉面;有**份;但為了生存;為了逃出天生;不得不忍氣吞聲、忍辱負重。

“如果你去滎陽;你能保證自己信守諾言;迎齊王進京?”李密問道。

“某信守承諾的前提是;你們必須攻陷東都。”李風雲停了一下又補充道;“你們必須搶在西京大軍進入東都戰場之前;攻陷東都;否則形勢過於惡劣;齊王在得失之間難做取捨;必定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一旦水師來臨;則時機盡失。”

李密仔細想了想;覺得楊玄感還是有很大把握在最短時間內攻陷東都;畢竟城內的內應很多;只要任何一個發揮了作用;開啟了皇城任何一個城門;則東都可下。東都拿下;形勢對兵變同盟有利;齊王進京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雖然齊王也有可能北上邊疆;但這僅僅是一種可能;因為從齊王的立場來說;他肯定不願去北疆;漢王楊諒就是個例子;實力有了;最終卻竹籃打水一場空。這個前車之鑑對聖主來說是個血淋淋的教訓丨聖主會牢記在心;不會重蹈覆轍;所以“那幫人”的謀劃做得再好也沒用;最終決定權還在齊王手上;在聖主手上;如果齊王不願去北疆;謀劃失敗;如果聖主堅決不同意;謀劃還是失敗。李風雲做為這個謀劃的執行人;只能審時度勢;順勢而為;不可能一味蠻於;蠻於是找死;所以如果齊王決意進京;他根本阻止不了。

“這是你合作的條件?”李密問道。

李風雲點頭;“你我之間沒有信任可言。某留在東都戰場;對你們來說是個隨時都會爆發的隱患;可能火併;也有可能背後下刀子;防不勝防。與其相互提防提心吊膽;倒不如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李密想了片刻;站了起來;“若越公有回覆;某再來告之。”

。。。

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

六月十四;下午;左驍衛將軍李渾集中主力於黃道渠北岸;突然由守轉攻;打了王仲伯一個措手不及;連連後退

楊玄感眼前形勢危急;身先士卒;親自率預備團衝了上去。同時命令攻打承福門的楊玄挺中止攻擊;轉而與王仲伯聯手;在東太陽門一線把步步進逼的衛戍軍趕出太陽門廣場。又命令攻打徽安門大街的楊積善;暫緩攻擊;抽調部分軍隊為預備;隨時支援東太陽門一線。

黃昏時分;鼓號漸息;殺聲漸止。衛府軍退回黃道渠北岸。楊玄挺、楊積善、王仲伯各率本部駐紮於太陽門廣場。楊玄感返回上春門大營。

一直站在城牆上觀戰的越王楊侗、觀國公楊恭仁、東都留守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