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5部分

的傳承),所以他並不介意做些表面功夫,比如說祭祀。

祭祀這種事情,在後世大多不過是為了安慰人眼的過場戲——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但在這個年代,卻是相當重要外加麻煩與瑣碎的一件事。

好在綏州雖是邊鎮,卻也並不缺乏人口,眼下非是戰時,二十八寨中的主城寨裡面也並不是只有宋人邊軍,照樣還有平民和商旅,藉助刺史李繼衝的人情關係,還算順利的請到了幾個通曉祭祀禮節的年邁長者——不同於旁事,哪怕是為了彰顯誠意,祭祀這種事情還是必須羅開先親力親為的。

包用了主寨當中最大的酒館,當著幾位長者的面,幾句客套之後,羅開先開口直入正題:“諸位長者,羅三幼時曾聽家中長輩傾訴故土之景緻,如今萬里歸來,觀故土風情,卻難辨東西。如今某想遙祭一番家中先人,不知幾位長者何以教某?”

諸老中為首的也最年長的一位是時下綏州本地大姓楊家的族老楊犒,這楊老漢稀疏銀白的頭髮用一根木簪挽起,扣著一頂土黃色沙狐皮帽子,臉上留著一把同樣銀白的長鬍子,身上一件黑色皮裘,看不出質地,製作考究,顯然並非凡物,或因家境關係,這老漢臉上溝壑不多,一張紅潤的臉配合銀白的鬚髮,卓有鶴髮童顏之感。

這老楊犒顯然不是個莽撞人,聽了羅某人的話語,眯了眯眼睛,捻著鬍子問道:“不知將軍祖上可還有人在這綏州?為何不尋族中長輩探尋?”

羅開先拱拱手,恭敬回道:“不瞞楊老丈,羅三祖輩自先唐安史之亂時遷出綏州,之後輾轉流於異國,至今已逾二百五十年,羅三初回祖地,便是想尋根問祖,亦不可得……”

“二百五十載?!”幾個老者不約而同地彼此相望驚異了一番,為首的老楊犒輕咳了一聲,續問道:“敢問羅將軍,可知貴府祖地之方位?二百五十載之久,即便回返祖堂翻閱家志,也難有所得!老朽幾人均已年近花甲,若說五六十年之事,尚可訴說一二,但二百五十載……太久遠了,請恕老朽幾人無能為力。”

“不敢勞煩長者尊稱,某家中行三,但請直呼羅三郎即可。亦不必幾位老丈大動干戈……”羅開先又謙讓了一句,才繼續說道:“確如楊老丈所述,二百五十載太過久遠,期間諸般人事皆已滄海桑田。羅三亦不指望尋得昔年祖地,只求在主寨北方尋覓一塊風景秀麗之地,暫充做祖地祭祀一番。”

“如此……”楊犒細細思量了一會兒,止住左右幾個老兄弟的議論,輕聲說道:“老朽檀越了,不知三郎尋地何為?若是不尋祖地,既是祭祀,何不尋些道士和尚做些法事?”

羅開先坦然說道:“羅家昔年非是綏州本地望族,彼時時逢戰亂,即舉家遷走,連祖園(墓園)亦不曾留存。如今時距百年,昔日故宅恐早成荒土,莫說羅三不知祖宅何在,即便知曉,也無任何憑契,徒惹人心紛爭,此非羅三之所欲也!今某家率部眾據有靈州千里之地,何須因祖地寸土與故國鄉梓無謂紛爭?”

“三郎高義!”一番話下來,不管是一旁傾聽的幾個老者,還是心中有所遲疑的楊犒都為之動容。

“不敢當長者之禮!”面對衝著自己抱拳作揖感謝誇讚的幾個白首老漢,羅開先無法去一一託抬,只好同樣深躬還禮,之後繼續解說道:“至於之前楊老丈所問尋地何為,羅三謀劃尋一無主之地,暫作祭壇,為家中逝去先輩立一座衣冠冢,待過幾年時局安穩,建起家廟,起一處別園,留作每年祭祖之用。”

或是因為有了之前羅某人不做紛爭的話音,幾個老者忽然熱情了起來,七嘴八舌的問著,“羅家三郎,俺們宋國與黨項人不會打戰了?”“三郎,建設別園可需要人手?”“羅三郎,老夫祖居後山有諾大土地無人耕作,正適合作為墓園之用……”

“都閉嘴,七嘴八舌,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