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四周參差不齊的木頭茬子上,又在蛇頭前方擺上了貢品:雞肉、餃子等。幾個老人點起了香,燒起了紙。除了孩子之外,隨後幾天,幾乎全村的老人和青年們都要抽空到這具蛇骨前拜一拜。
“後來文物局和博物館的人來了,把這蛇骨拿走了,臨走還給村委留下了1000元錢,說這是獎勵”,一位村民告訴我。
我來的這棵樹的舊處看了看,它粗大的樹樁還在那裡,只是已經數不清它年輪。旁邊還有燒紙燃燒過的痕跡。村民們告訴我,現在每逢初一、十五,還會有老人來燒紙,到了過年,孩子們還是會挑著燈籠來到這裡,轉著圈笑著叫著:“臭椿樹,叫你姑,過年我長得和你一樣粗;臭椿樹,叫你姨,過年我長得和你一樣齊”……
第十一章 目擊UFO
歇了一個小長假,回到電視臺。看著眼前的一切,熟悉而又陌生,興奮卻又無精打采。
某天晚上7點多,我一個人在辦公室值班。
身處慘白的日光燈的包圍中,我感受不到窗外黑夜的籠罩。我無聊地上著網,反覆開關著一些無聊的網頁,雙眼有些痠痛。
熱線電話寥寥無幾。偶爾接到幾個,大都是投訴數字電視沒有訊號,某條路的下水道又丟了蓋兒……
電話再次響起,我不情願的,故作延遲地走到電話機前,接起了電話。
“電視臺嗎?快看!天上有個星在變,一會變成個圓的,一會變成了五個!”,一位女觀眾興奮而激動地告訴我。
“您慢慢說,在哪個地方”,事關重大,我冷靜地追問。
“就在正西邊的天空上,你到你們電視臺大院裡就能看到!”,她回答說。
我掛掉了電話,提起一臺攝像機,夜已經漸涼,顧不上披外套,我火速跑了出去。可我在冷夜中仰頭搜尋了好大一會,都沒有發現那個詭異的ufo。我很失望,莫非我錯過良機了?
回到辦公室,不甘心的我再次撥通了這位觀眾的電話進行求證。她態度依然肯定:“現在還有,我在立交橋二路車站這裡,你過來看看”。“你確定你那個地方現在還能看到?”,我反問。“嗯,能看到,你快來吧”。
我再次提起機器,拿上一支話筒。發動車輛開往二路車站。十分鐘工夫不到,我就來到了現場。不過,任由我瞪大了眼睛,愣是沒有發覺天空有任何異常。
我開始擔心此人精神有問題,在這裡黑黝黝的偏僻的立交橋下,這萬一是個局,對我形成人身攻擊,後果不堪設想。我不禁打了一個冷戰,檢查了一下車窗和車門,確定鎖死了。
我再次撥通了這位觀眾的電話。她讓我在原地等,稍後就過來。
這時我心裡發毛得很,我發動起車輛,掛好檔位,左腳緊緊踩住離合器,做好了隨時逃離的準備。
這時,一箇中年婦女帶著一個小女孩不知從何處冒了出來,徑直向我走來,客氣地打著招呼。我把車窗搖開一點縫隙警惕地問道:“在哪裡”
“就在西邊,那不就那個星,它在動”,她的眼神呆滯而興奮,“剛才我接女兒放學回家走到這裡,一開始我還以為自己看花了眼,但仔細看,它真的在變化,太神奇了”。
“小朋友,你也看到了嗎”我問她的女兒。
“嗯,看到了,正在變化呢,我爸爸也知道了,他也看到了”小女孩回答我。
我按照她倆手指的方向,伸直了脖子,艱難地透過風擋向西邊天空上方看去,可是除了幾顆普通的星星,我還是什麼都沒有看到。
“它不斷分散、聚攏,分散、聚攏,分開是五個星星,聚在一起是一個大圓盤”,她有些著急了。
“好吧,我回去再觀察觀察”,我搖上車窗,狠踩油門,草草跟她們道了別,一溜煙兒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