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李茂勳派使者前來,使得李璟的目光也不由注視到了與遼南隔海相望的幽州。
幽州乃是河朔三鎮之一,也是老牌的割據藩鎮。
唐玄宗先天二年設定幽州節度使,幽州節度使負責防禦奚、契丹,治幽州,統轄幽州、薊州、媯州、檀州、易州、定州、恆州、莫州、滄州等9州。天寶元年,改為范陽節度使。
天寶之時,節度使安祿山以范陽、河東、平盧為根據地,發動叛亂,建立大燕,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結束後,改范陽節度使為幽州節度使,因領盧龍軍,又稱盧龍節度使。廣德元年(763年)安史之亂叛將李懷仙投降唐朝,唐朝為了籠絡河北舊部,任命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唐德宗建中年間四鎮之亂時,幽州朱滔自稱冀王。元和十四年(819年),盧龍節度使劉總的臣服,標誌著元和中興的頂峰。兩年後,朝廷任命文官張弘靖為幽州、盧龍節度使。但由於處置措施不當,盧龍節度使又被武將把持割據。直到唐朝滅亡。
張弘靖處置不當,使得幽州部將朱克融率兵奪得幽州後自立,再次拒絕朝命,擁兵自重。
朱自融出身名門,祖父是原盧龍節度使朱滔,唐德宗時,朱滔的哥哥朱泚閒居長安,趁涇原之亂,自立為大秦皇帝,圍德宗於奉天,事敗被殺。朱克融少年時即在幽州擔任小校,事奉盧龍節度使劉總,後劉總欲歸長安,恐將校為變,便將有野心的將領一起帶到長安,朱克融也在其中,後其私自歸鎮。
當時,天下承平,宰相崔植、杜元穎不知兵機,亦無遠略,認為兩河地區已經平定,於是調毫無政治經驗的張弘靖接替劉總任盧龍節度使,張弘靖為人矜持,終日沉默不語,對將校並不為禮,因此不得軍心,又信任幕僚韋雍,讓其執掌政務,軍心越加不滿。821年7月,韋雍騎馬出行,有小校衝其前導,韋雍要杖責他,軍士不服,張弘靖命都虞侯追究,意欲嚴辦,於是軍中大亂。當夜,士卒連營呼噪,將校不能制,遂攻入府舍,掠奪張弘靖家中的貨財、婦女,囚其於薊門館,殺幕僚韋雍、張宗元、崔仲卿、鄭壎、都虞侯劉操、押牙張抱元等人。
次日,軍士自悔,一起到館中向張弘靖道歉,請求重新奉其為主帥。但是張弘靖拒不回答。軍士們互相商量道:“相公無言。是不赦吾曹。軍中豈可一日無帥!”於是大家奉宮中舊將朱洄為留後,朱洄辭以年老,推薦兒子朱克融繼位,大家表示同意。
訊息傳出,唐朝貶張弘靖為吉州刺史,調昭義節度使劉悟為盧龍節度使,但劉悟畏懼朱克融兵強馬壯,不願赴任。於是回任昭義節度使,朝廷只好加授朱克融為檢校左散騎常侍,授以符節。
朱自融為節帥之後,十分猖狂,826年5月,幽州軍亂,將士殺朱克融及其子朱延齡,另立其子朱延嗣為盧龍節度使,但朱延嗣為人兇暴,不恤將士。很快就為都知兵馬使李載義所殺。
朱自融當了五年幽州節度使,他的兒子朱延嗣甚至一年時間都沒有做滿。就被李載義所殺。
李載義卻是唐太宗廢太子李承乾之後,乃是大唐宗室。不過因為李承乾被廢后,他們這一支也就成了庶人。據記載,他的先祖們世代以在戰場上的威力聞名,在盧龍鎮的首府幽州任職。李載義早年喪父,和同鄉豪傑四處旅遊。他身體強健,善於摔跤,打動了時任盧龍節度使劉濟,被其招入親軍,累升衙前都知兵馬使、檢校光祿大夫兼監察御史。
幽州兵變,時任衙前都知兵馬使的李載義也就是幽州牙將,他看準時機,殺死了朱延融,以其罪上奏朝廷。唐文宗乃以李載義為檢校戶部尚書、御史大夫,盧龍節度使,封武威郡王。
李載義任盧龍大帥期間,先後自願為朝廷助戰,討伐自稱橫海節度使的李同捷,累破敵軍,以功加封司空。此後,李載義參與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