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橫海鎮首府滄州的進攻。太和三年(829年),李同捷投降,李載義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和四年(830年),契丹騎兵入寇,李載義將其打敗,俘獲其首領茹羯送往長安,以功加太保。

太和五年(831年)春,朝廷賜給李載義功德碑。李載義請使者參觀球賽,不料後院兵馬使楊志誠作亂,乘機驅逐了李載義。李載義與兒子李正源被迫逃往相鄰的義武鎮的易州,最後朝廷無力管束此事,只得任楊志誠為留後,李載義父子回到長安。

李載義算來,也只做了五年節帥,就被同樣屬於牙將的楊志誠驅除。

而楊志誠只當了三年節帥,太和八年(834年)冬,盧龍軍又亂,楊志誠和監軍宦官李懷仵被逐,兵馬使史元忠被推為留後。

史元忠比前幾任多做了幾年大帥,做了七年盧龍軍大帥,結果最後也沒逃過前任們的命運。會昌元年(841)九月,盧龍軍再亂,陳行泰發動兵變,殺死節度使史元忠。幾經周折後,盧龍被張仲武接管。

陳行泰,乃是盧龍鎮牙將。會昌元年(841)九月,盧龍軍亂,陳行泰發動兵變,殺死節度使史元忠,自任節帥,但眾心不服,唐武宗在宰相李德裕建議下也沒有批准他擔任盧龍節度使,時隔僅一月,他即被牙將張絳誅殺。

牙將張絳殺陳行泰,但懾於薊北雄武軍使張仲武威名,一度請其主持軍務,但後來又改變主意,上書自請為節度使。張仲武大怒,起兵進攻幽州。為了名正言順,張仲武特派長史吳仲舒到京師長安,請求率本部兵馬征伐張絳。吳仲舒說服了宰相李德裕,經過權衡考慮,唐武宗任命張仲武為盧龍軍兵馬留後,允許他率軍平亂。張仲武以精兵八百、土團五百襲擊幽州,一舉攻克,誅殺張絳,平定了暴亂並於次年正月,正式就任盧龍節度使。

此後,張仲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獎勵耕織,發展經濟,實行軍墾,保護民生,並嚴格操練兵馬,裁老減弱,獎優罰劣,使盧龍治下面貌煥然一變,軍隊士氣驟漲,戰鬥力提高,成為唐末諸鎮中的勁旅。

會昌二年(842年),回紇大將那頡啜統兵南犯掠邊。張仲武在增強邊地各城守備的同時,命其弟張仲至率大軍三萬予以反擊。此役,盧龍軍一舉擊破回紇騎兵,收降三萬餘人。那頡啜隻身北竄,被烏介可汗所殺。挾戰勝餘威,張仲武又派大將石公緒兵進契丹、奚兩部,盡殺回紇監使八百餘人,從而恢復了唐王朝對兩個部落民族的管轄。

同年八月,唐廷發兵三路,北伐回紇,張仲武充任東面回紇招撫使。在歷時數月的征戰中,張仲武與其它兩路兵馬緊密配合,收降回紇十萬餘眾,烏介可汗被迫遠遁西域。此後,仲武對不服從唐朝管轄的奚族個別部落,又以武力征伐,迫其首領俯首稱臣,向唐天子納貢。

“破獯鬻之眾,帳盈七千;拓鮮卑之疆,地開千里。萬狄稽顙,百蠻投誠”,張仲武赫赫戰功,為晚唐一代名將。

大中三年(849年),張仲武做了八年盧龍節帥後,病死於任上,軍中擁立其子張直方繼位。

父親死後,張直方被擁立為盧龍留後。因嗜酒凌虐士卒,軍中大亂,後以打獵為名,逃回長安,軍中乃擁立周綝為盧龍留後。唐廷念及其父張仲武之功,將其封為金吾大將軍。

張直方在位時間一年都不到,周琳也只在位了一年時間就病死了。

大中四年,周綝死後,朝廷以張允伸為留後,累進檢校司徒、兼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張允伸在位五年,得風疾,以其子張簡會為留後。

鹹通十三年(872年),張允伸去世,其子張簡會為留後,張公素率州兵入幽州奔喪。由於盧龍軍士素來尊敬張公素,張簡會害怕他攻打自己,逃到長安。唐懿宗就任張公素為留後,隨後又任他為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