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的,有說金尚憲崔鳴吉兩位大人分別擁立兩位大君的,還有說作亂者是打著兩位大君的名號行事,但實際上已經秘密將兩位大君囚禁起來……總之傳聞太多,真假難辨,我們考慮到其中的風險,也就沒有冒然展開行動。”
李凒聽了之後也頗感無語,但又覺得客觀事實應該便是如此。要說滿朝文武全部都參與了造反,那顯然不合情理,應該有一部分人是被亂黨控制住城防之後沒能逃出來。但事情發生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如今竟然連這場叛亂的主使者是誰都還沒有一個定論,這未免也太奇怪了。
李凒問道:“那在此期間,漢城方面難道就沒有人主動與你們取得聯絡,請你們出兵協助平叛嗎?”
王湯姆道:“不但有,而且為數不少。以各種名義來向我們求援,要求我們出兵消滅誰誰誰的,這樣的求援信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收到。這樣的手段應該是為了干擾我們的判斷,讓我們無從在短時間內確認真正的作亂者到底是誰。”
李凒嘆道:“這些亂黨竟然盤算得如此周全,看來也是策劃已久了!”
在李凒看來,亂黨要作亂奪權,終究必須還得尋求名正言順的上位途徑。放在以前就是要逼迫先王退位,否則權力更迭就不合法度情理,而如今又多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繼位者必須要獲得海漢的認可和支援,否則即便強行坐上那個寶座也難以服眾。
這還與以前朝鮮國王登基要尋求大明的正式冊封有所不同,大明對朝鮮的權力更迭並沒有太多的介入,基本上也就只是走走過場而已,但如今取代大明宗主國地位的海漢可就不一樣了,常年在朝鮮境內駐有重兵,而且北方邊境的守衛也需要依賴海漢海軍的協助。
此外海漢如今在朝鮮經營有許多產業,可以說朝鮮的權力更替與海漢的利益是直接掛鉤的,想要好好統治這個國家,沒有海漢的支援只會寸步難行。
如果新國王沒能獲得海漢的認可,那海漢甚至不需直接動武,只要撤去替朝鮮在鴨綠江流域遮風擋雨的海軍部隊,就能讓清軍代為出手好好教訓一下不開眼的新統治者。
而目前海漢駐軍兩位將領的態度顯然更傾向於支援李凒復國,在這樣的形勢下,作亂者想要獲得海漢的認可就難了。而且海漢軍已經來到了漢江口的江華島,隨時都有可能對漢城採取武力手段,要說城裡那些作亂者對此毫不慌亂肯定是騙人的。
為了延緩海漢軍可能會採取的行動,最有效的辦法莫過於將局勢弄得越撲朔迷離越好,擾亂海漢軍的視線,讓其無從判斷真正的對手。就王湯姆所說的情況來看,那些作亂者對此顯然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以至於海漢軍在漢江口守了這麼久,卻仍摸不清漢城內亂的具體狀況。
當然了,海漢這邊也並不急於要平息事態,漢城雖然亂了,但距離海漢經營眾多大型專案的大同江流域卻有數百里之遙,而且作亂者根本不敢靠近海漢軍直接控制的這些區域,因此對海漢的影響在短期還不會太顯著。
而在漢城落腳的海漢民眾基本都已經平安撤了出來,雖然經營活動暫時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但人身安全倒是無虞,加之有海漢軍撐腰,因此很多人也並未選擇逃離朝鮮,而是來到江華島暫住,在海漢軍的庇護之下繼續觀望形勢走向。不過是李倧一系復國成功,還是作亂者奪權得手,終究都還是要跟海漢繼續做買賣,到時候這些海漢商業機構也會陸續恢復正常經營。
既然己方無大事,王湯姆和錢天敦也就樂得在江華島繼續看戲,順便等待李凒從海漢趕回來。不管李倧和兩個兒子生死如何,海漢軍這邊有王世子在手,隨時都可以打著勤王的旗號攻破漢城平定叛亂。
至於是不是真要這麼做,一方面是看漢城形勢走向,另一方面大概就得看李凒的表現了。如果沒有份量足夠的好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