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肯定也不會輕易冒風險去趟這一灘渾水。
但王湯姆和錢天敦也極有耐心,跟李凒談了半天,將所掌握的資訊一點一點地公佈給他,卻絲毫不提出兵的條件。他們大概也是想看看,這李凒究竟是不是值得扶助的物件。
實際上海漢在李凒身上的投入已經不小,他到海漢留學的費用,可全部都是由海漢官方承擔,期間安排各種考察活動,陪同官員、護衛,加上李凒的隨從人員,一出門就是一大幫子人,吃住行可全都是公費負擔,每次考察費用少則數千,多則數萬,一年下來也不是小數目了。
而這一趟護送李凒一行人趕回朝鮮,執委會又讓海軍派了戰船和補給船一路護送,沿途各地還要提供嚴密的安保。幾千裡航程下來的費用,可能比李凒留學這一年的花銷還要多了。
海漢花費這麼多資源在李凒身上的目的,當然並不只是要扶他坐上國王王位而已,而是要確保李凒在登基後徹底倒向海漢,讓朝鮮國真正變成海漢的藩屬國,為海漢提供所需的原材料、人力和市場。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不斷向李凒身上投入資源,灌輸各種有利於海漢的意識形態之外,在各種形勢下對李凒進行目的不同的考驗,也是整個計劃的一部分。
而漢城所發生的這場內亂,雖然是在海漢的計劃之外,但也立刻就被執委會視作了一個考驗李凒立場和能力的機會。
李凒面對這樣突如起來的噩耗,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是否能夠權衡好其中的利害關係,並對海漢保持無條件的信任,都是海漢所要重點考察的環節。
如果李凒在此過程中表現得脆弱無助,沒有主見,應對混亂,甚至是懷疑海漢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那麼執委會對於李凒的評價可能就會大打折扣。如果情況嚴重,那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李凒的王位繼承權。
李凒在此期間的表現,會透過情報系統源源不斷地彙報給三亞,由相關部門整理之後上報給執委會。
值得慶幸的是,李凒在這次大考中的表現還算是可圈可點,在得到訊息後並沒有表現得驚慌失措,而且在資訊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幾乎毫不猶豫地服從了海漢的安排,乘坐海漢安排的船隊離開三亞回國。
防採集自動載入失敗,點選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anliii